豆浆也叫豆腐脑,就说明它不仅形似脑髓,而且还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像苔丝和地煞,一个在地狱,一个在人间,一个是女人,一个是男人,可他们却心意相通,有着牵扯不断也割舍不了的情感。
苔丝做生意亏了本,钻进了奸商李浩早已设置好的圈套,赔了六万两银子。赔钱倒是小事,从此以后,苔丝失了心神,整天东想西想,牵前挂后,无时不刻都想着仙童,都在为他的病,为他的腿操心。
仙童的腿废了,眼也瞎了一只,用什么样的药才能续好?才可能治好的呢?苔丝做梦也没想到,这是仙童在借再一个梦警幻自己,好让她知难而退。没想到好心办了坏事,反而让苔丝的心更加坚定,生发出无限的柔情。
没有好的药,没有好的办法,苔丝只好向书本求教。她捜罗了古今中外的医书,无论是名医还是一般的医者,只要是有文字著述的,林林总总,门类繁多,横七竖八地堆满了几间屋子,集傲来国上下五千年文明之大成。
要想在浩如烟海的医书中,找到医治仙童的良方和特效草药,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越是不容易,苔丝越要干,而且还要干好。事情太容易了,人人都可以做,那还有什么做的必要呢?锦上添花并不稀奇,重要的是雪中送炭。
功夫不负有心人。
苔丝戴着老花眼镜,逐字逐句,皓首穷经,终于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找到了一剂良方和一味灵药。据《本草纲目》记载:接骨木药名木蒴,具有通筋活络续骨的奇效。
接骨木气味甘,苦,平,无毒。纸质,主治筋折骨断,用接骨木半两,**半钱,芍药、当归、川芎、自然铜各一两,共研为末,用白酒调之,化药敷贴在患处,一日一次,半个月之内见效。也可搓成丸子内服,一日三颗。
找到了特效灵药,苔丝高兴坏了。她兴高采烈,跑到各大药店里一问,这才知道:接骨木虽然续骨有奇效,却一直奇货可居,根本就买不到。苔丝一下子傻了眼,找到了特效灵药又如何呢?没有货,找到了也等于没找到。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苔丝听药铺里的伙计讲,傲来国飞仙郡紫云谷里的灵鹫峰,就出产这种接骨木,而且,质量还特别好,属于上乘之选。药铺之所以缺药,就是因为灵鹫峰太高太陡太险太雄奇,除了有两只翅膀的灵鹫,至今无人能上,无人攀越。
飞仙郡紫云谷里苔丝并不陌生,灵鹫峰她也十分熟悉。那是她的家乡,她和仙童倾心相爱的地方。那个魂牵梦萦的所在,该是留下了他们多少的美好啊!这么多年了,仍然挥之不去,久久地在记忆里盘旋,萦绕,一天比一天清晰。
一想起故乡,一想起紫云谷,一想起飞仙郡,一想起年少时那些荒诞的往事。苔丝再也坐不住了,她有一种归心似箭的感觉。而且这种感情一旦明朗,就愈来愈强烈得不可抑制了。这么多年了,她太想回家去看看了。
不知怎么的,苔丝自然而然地想起了一句古诗,想起了杜甫的: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想不到几千年过去了,老夫子还跟她情感相通,心意相连。她想象着杜甫漫卷诗书,千里返乡的情景,止不住地泪流满面。
故乡,是游子共同的语言。
说走就走,苔归收拾了一些行李,带上了两个贴身的小厮,一边跟公司的经理们交代了一些事情,一边就驾着马车出发了。算起来,从出嫁的那天起,她就没见过自己的父母了,也不知他们过得怎么样,是死还是活?
天苍苍,地茫茫。
马车出了西津县的地界,地势变得平坦起来,蛇绕蛇弯的仁川河萦回如带,一望无际的稻田能把你的脖子望痛望酸。阳光好灿烂哪,刺得你根本睁不开眼睛。袅袅升起的炊烟,就像一片片茂盛的树林,蓬蓬勃勃,青云直上。
铃儿叮当,马车在无边无际的平原上疾驰,苔丝的心仿佛也无拘无束。辽阔的不仅是平原,还有苔丝美好的心境。路,仿佛就像某些***富二代的人生,越跑越宽,越跑越长,越跑越顺遂,越跑越通畅。
一点也不像苔丝,跑的是爱的死胡同,或者说,还没跑起来,就已经无路可走了。人跟人不同哪,这就是命。苔丝抬头看了看天,这么好的天气,怎么能想这么倒霉的事呢?岂不是大煞风景,辜负了这明媚的太阳和蔚蓝的天空。
一路上,苔丝赶着马车,带着两个贴身的小厮,风餐露宿,日夜兼程。一天也不多,一天也不少,从益稼郡的西津县出发,到飞仙郡康安县飞仙镇的仙居村,足足跑了十六天。有的时候,山与水的距离,怎么也近不够亲情和血缘。
过了栈桥,仙居村就已经遥遥在望了。当年,苔丝就是从这里出发,远嫁到益稼郡的。这里既是她人生的开始,又是她幸福的结束。她已经永远地失去了她的爱人,那曾经可以唾手可得的幸福,早已随风远去,杳如云烟。
村子里静悄悄的,见不到半个人影。
苔丝最爱的那条狗呢?怎么没有跑出来迎接她?嗅她的衣服,舔她的手心,像一个淘气的小孩子一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