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阁 > 科幻小说 > 轮回之帝国历史 > 第三百二十五章 附录

第三百二十五章 附录

上一章轮回之帝国历史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三江阁在线收听!
--已经远去的骑兵

中国古代真正意义上的骑兵,毫无疑问要追溯到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正是这位勇于革新的赵国君主,使得独立的骑兵走上了这个东亚之国的舞台。

当然,如果从更大的范围来讲,骑兵在中国的出现实际上更早。因为按照司马迁的记载,当初所谓的匈奴,其实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夏”的后裔。

在战国时期的四大名将“起、翦、颇、牧”当中,赵国廉颇和李牧不仅能够上榜,而且与秦国的白起和王翦分庭抗礼,与赵武灵王先前的改革绝对是密切相关的。

客观地说,廉颇和李牧都非常强,同时期的白起和王翦想要在战场上击败他们非常难,因此秦国只能用反间计除掉他们。换句话说,就是他们都不是在战场上被打败的。

尤其是李牧,在个人的感觉中,他其实才应该是四大名将中的第一。因为李牧不仅击败了匈奴,让他们十多年不敢接近赵国的边境,并且在与秦军的交战中,屡屡以弱胜强,从无败绩。从这点上来说,即使是廉颇也不如他。

不过,真正的绝代名将在秦末横空出世,这个人就是楚霸王项羽。项羽的事迹兄弟们基本都知道,在此只举一例。

垓下战后,被追杀的项羽只剩下二十八人,数千汉军骑兵将他们包围在东城,项羽把这些人分成四队,对汉军发动进攻。当这四队在项羽的逐一接应下重新汇聚在一起时,只损失了两骑,由此足以可见他对骑兵的运用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在司马迁的笔下,刘邦的形象其实远没有项羽高大,反而显得颇有点猥琐。但汉代的君主,从汉武帝开始,都没有对司马迁所写的这两篇本纪提出过异议,而且汉代的学者刘向、扬雄也都认为,《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说明司马迁的记述是真实的。

项羽将战场上无敌的英雄、如画的江山、身边绝色的美人、贞烈的女子、悲情不屈的勇士、等等之类全都集为一身,之后中国历史上的武将再没有第二个人能如他这般。

汉代的骑兵高手,自然要数霍去病和卫青。其中的霍去病大约要更高一点,因为在他的指挥下,汉代的骑兵实施了前所未有的超远距离长途奔袭。从一定的程度上来说,是霍去病将骑兵的战术又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后世已经没有任何人再能够超越这点。

汉之后,天下长久的动荡,使得中原的军队在与游牧民族的对抗中,逐渐再次落到了下风,甚至信心上都有所不足,这时候有一个人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种情况。这个人就是隋代的杨素。

隋开皇十九年的年初,由于突厥达头可汗进犯边塞,杨素领兵出塞。在这之前,隋朝的很多将领都对突厥骑兵的奔驰、突进感到难以应付,于是在每战当中,就先立车阵、设鹿角以阻挡对方,自己的骑兵则放到了方阵中间。

杨素认为:这样做只能守,而不能取胜。因此他就让下面的人抛弃过去的做法,改为骑阵,和突厥直接进行骑对骑的交战。达头可汗听说了之后,大喜过望,仰天叩拜,以为这是天赐良机,亲率精骑十余万前来。结果被杨素杀得大败,连他自己都受了重创,手下更是一路嚎哭着落荒而逃。

从此之后,隋朝的军队、包括后面的唐军,再也不惧和突厥的骑兵野战。

隋末唐初出现了一大批,如秦琼、尉迟敬德、罗士信、徐世绩、单雄信等马上英雄,其实与此也是有关系的,因为这是一个让人发挥个人武勇的时代。

功名自当马上取。

到了宋代,虽然中原王朝失去了主要的养马之地,骑兵的素质开始下降,但骑兵的训练方法其实一直没有丢。

在此开个玩笑,假如某位兄弟真的穿越到了过去,而且也想如古人那样,纵马横槊、扬威疆场,却又以前一点不会怎么办?

毫无疑问,他的第一步是要学会骑马。但他最好在此之前还做一个木马。

木马的作用是方便“死练”。也就是可以用它来练习上马、下马,以及做出各种马上动作、如运用兵器等。

因为马上之人与站在地上之人一个最大的不同,是他不能充分利用两脚的力量,做出各种动作、保持灵活性更多的是依赖腰的作用。而且马背上就那么大,各种动作还极强调保持重心。东倒西歪,在高速的奔驰中,不用说和别人打,自己恐怕就要将自己弄下马去。

此外,每一个骑兵在临阵当中又至少携带长、短两个兵器。正因为长,长兵器的运用尤其难练。没有入门的人,舞动长兵器,不要说打人,甚至有可能自己就伤到了自己的马。

所以,对于缺少马匹的中原之人来说,想练马上功夫,一般都要在“死马”上先渡过一段适应期,然后再转到“活马”上去活用。

中国的国术过去真的是源远流长的,《汉书》中的《艺文志》就记载了当时有《剑道》三十八篇和《手博》六篇,以及各家箭术、例如《李将军射法》数十篇。

只不过有很多东西,出于防止汉人的反抗,在满清统治时期的禁武令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轮回之帝国历史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