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阁 > 都市小说 > 两世靖康 > 第十九章 盛世清明 老将范仲淹

第十九章 盛世清明 老将范仲淹

上一章两世靖康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三江阁在线收听!
大中祥符三年1010九月,李德明被辽封为夏国王以后,即动用数万民夫在延州西北的敖子山上,修建宫室,绵亘20余里,极其豪华壮丽。有一次他从夏州出巡到敖子山行宫时,“大辇方舆卤薄仪卫”,俨然和宋朝皇帝相仿。

对辽圣宗耶律贤的义父韩德让来,他心中也不是很看重澶渊之盟。要辽圣宗耶律贤封李德明为夏国王,其实算是韩德让创造了一个三国局面,辽国、夏国、宋。

再宋真宗赵恒在王若钦、王旦等人吹捧下正忙着泰山封禅,他也没有时间去管,他心中或许想的是让夏国牵制辽国吧。

大中祥符九年1016,李德明“僭帝制”,追谥其父李继迁为“应运法天神智仁孝至道广德光孝皇帝”,“庙号武宗”。因为李德明成为夏国王没有过多得到宋朝的反对,辽圣宗耶律隆绪又是大力支持他。夏国王李德明在儿子李元昊等人劝,称帝的想法也就出现了。

第二年夏天,有人向德明报告,在怀远镇今宁夏银川北的温泉山上看见了龙,李德明以为祥瑞之兆,派官员去怀远祭祀,其实是作迁都怀远的打算。

南边宋朝都能骗百姓做出泰山封禅,这给准备迁都的李德明一个友情提示。

他借别人之口向他提出迁都的理由:“西平土俗淳厚,然地居四塞,我可以往,彼可以来。不若怀远,西北有贺兰之固,黄河绕其东南,西平为其障蔽,形势利便,洵万世之业也。况屡现休征,神人允协,急宜卜筑新都,以承天命。”

迁都的理由是十分充足合理的,又加上天命所归,就没有人敢反对。于是李德明派大臣贺承珍到怀远负责兴建都城事宜。改怀远镇为兴州,正式定都。

天圣六年1028五月,李元昊24岁。李元昊率兵进攻甘洲回鹘政权的战争。以甘州为中心的回鹘政权和占据西凉的吐蕃都是宋朝得以联络而挟制党项的盟友,元昊之父李德明为了使夏国政权得以巩固和发展,首先采取攻占河西走廊的战略,并由其子元昊担当西攻的重任。

李元昊接受了西攻回鹘的重任后,采取突然袭击的战术,使回鹘可汗来不及调集兵力,甘州城即被攻破。此后,瓜州今甘肃安西、沙州今甘肃敦煌相继降夏。

李元昊由于这一显赫战功而被李德明册封太子。接着元昊又按其父意图,在率军回师途中,采取声东击西的办法,乘势突破西凉,一举成功。立元昊的生母卫慕氏为后。第二年,李德明又向辽为元昊请婚,辽圣宗封宗室女为兴平公主,嫁给元昊。

太平十一年101六月初三日,辽圣宗耶律隆绪去世,皇太子耶律宗真继位,是为辽兴宗。六月初六日,辽兴宗的生母元妃萧耨斤,自立为皇太后,并临朝摄政。六月十五日,大赦天下,改年号为景福。

同时宋仁宗赵祯也封李德明夏王,“车服旌旗,降天子一等”,以此来抵销辽同德明建立的姻戚关系。明道元年102十月,51岁的李德明在完成了建国称帝的各项准备工作之后死去了。李德明虽然没有来得及登上皇帝的宝座,但他却为李元昊的称帝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明道元年102,李元昊继位之后,为了强化民族意识,增强党项族内部的团结,争取贵族上层和广大党项部落人民的支持,首先抛弃了唐、宋王朝赐封给其祖的李姓、赵姓,改姓嵬名,称“吾祖”。“吾祖”为党项语,意为“青天子”。

元昊自以为祖宗为鲜卑拓跋,为了怀念祖先,保持旧俗,他率先自秃其发,剃光头,并穿耳戴重环饰,以示区别。同时强令党项部族人一律“秃发”,且限期三日,有不服从者,任何人都可以处死他。一时间,党项民众争相秃发。

宋想利用角厮啰的势力牵制李元昊,于是授角厮啰为宁远大将军、爱州团练使。授温逋奇为归化将军。第二年又进封角厮啰为保顺军节度观察留后。李元昊初立,积极准备称帝建国,为了巩固后方,也为了惩罚角厮啰归附宋朝,便发动了对吐蕃河湟地区的进攻。

明道二年10年,京东和江淮一带大旱,又闹蝗灾。为了安定民心,范仲淹奏请宋仁宗赵祯马上派人前去救灾,仁宗不予理会。他便质问宋仁宗:“如果宫廷之中半日停食,陛下该当如何”

宋仁宗赵祯惊然惭悟,就让范仲淹前去赈灾。他归来时,还带回几把灾民充饥的野草,送给了仁宗和后苑宫眷。这时的宰相吕夷简,当初是靠讨好刘太后起家的。刘太后一死,他又赶忙太后的坏话。这种狡诈行径,一度被宋仁宗的郭皇后揭穿,宰相职务也被罢免。

但夷简在宫廷中的因缘关系,依然根深蒂固。不久,他便通过内侍阎应等重登相位,又与阎应沆瀣一气,想借宋仁宗的家务纠纷,而废掉郭后。堕入杨美人、尚美人情网的年轻皇帝,终于决定降诏废后,并根据吕夷简的预谋,明令禁止百官参议此事。

范仲淹懂得,这宫廷家务纠纷背后,掩藏着深刻而复杂的政治角逐。他与负责纠察的御史台官孔道辅等,数人径趋垂拱殿,求见宋仁宗赵祯面谈。他们伏阁吁请多时,无人理睬;司门官又将殿门砰然掩闭。范仲淹等人手执铜环,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两世靖康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