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阁 > 军史小说 > 大清悍匪 > 第九十三章 渡海支援

第九十三章 渡海支援

上一章大清悍匪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三江阁在线收听!
琼崖兵备道衙门,现在已经改成革命第二军司令部。林云日常召开军事会议便是在此处。此时,第二军的中高级军官纷纷到场,约有上百人。

众人也知道琼州海峡那边的情况,知道现在抵挡龙济光部的两个营是第二军划出去支援第一军的。现在召开会议,多半是要派军北上支援了。

“任潮,你说云帅这次会拍谁带军渡海?带多少人?”会议还没有开始,陈铭枢与李济深两人低声聊了起来。

“这我哪里清楚,这段时间我对北边的战情不是很了解,真如兄知道的,军队扩编,新军训练,都是我的任务,反正支援一事估计是轮不到我了。”李济深摇了摇头,颇有些惋惜。云帅推行军功升迁和资历升迁制度。要想升得快,就要靠战功。目前看云帅的意思,是打定主意好好发展,未来若不会出意外,两三年都没得仗打。这次要不是孙文发电报,就算守着湛江的两个营是从第二军划出去的,云帅还不一定支援。所以这一仗,不少人都希望能够加入渡海支援的序列,好累积战功升迁。

目前,革命第二军的实际兵力只有两个团和一个近卫营,三千余人,另外的两千余新兵都还在紧急训练中,暂时派不上用场。近卫营是林云的亲卫,自然不能随便拿出去。剩下的只剩两个团了。而李济深和陈铭枢正好是一二团的团长,渡海作战最有可能的就是从两人中挑选一人。

剩下那些营长也跃跃欲试,目前第二军正在筹建第三团,团长之位仍就虚伪以待,不少人都想立功当上团长,这次渡海支援无疑是最好的机会。

在众人议论纷纷的时候,林云正在后院看电报,这封电报是从湛江发过来的,署名为李宗仁,是一份战情报告,简单叙述了湛江这半个多月来的攻守情况。

林云看完后将电报递给一旁的青年。这个青年十**岁的模样,一身崭新的德式军装,身材挺拔,目光如炬,极有气势。只是脸上还有着一点旅途的疲劳,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刚刚从德国归来的吴伯。本来陈策也随吴伯一起被林云招回来,但是因为两艘巡洋舰的事情,陈策又被留了下来,只有吴伯一个人孤身回国,上午刚到。

“这是湛江的情况,你好好看看吧。”林云将电报递给吴伯。

吴伯回来的可谓正是时候,本来林云也在考虑到底是让李济深还是陈铭枢带团北上,但吴伯的回来立即让他有了新打算。吴伯是他亲自拉到自己身边的,算是嫡系亲信,自然要好好培养,这次渡海支援就正是一个好机会,让吴伯累功做团长。

“你刚回来,对这边的情况变化可能不太熟悉,不过这没关系,等你带团到湛江后,多听听李宗仁的建议,他是个难得军事人才,对那边的情况也熟悉,可以信赖。”林云提醒道:“至于另一个陈济棠,这个人我不好说,你注意着他一点就行。”

“云帅,我明白了!”吴伯收好电报,稳重地说道。这大半年的军校生涯,让他的气质沉稳了许多,再也不是当初那个冒失的青年了。

“恩,走吧,我们去开会!”

吴伯的归来,让这场军事会议的议题只剩下如何支援,支援多少人。不少人对于没机会北上感到失望,但一看吴伯是德国留洋回来的军事人才,也是不得不服气。现在第二军中,几乎就没有留过洋的军官,都是广东陆小和海南陆军军官学院毕业的。他们也想看看,这个与云帅一个军校出来的留洋军官到底有多厉害。

经过会议的商量,林云最终决定正式组建第三团,团长职位由吴伯暂时代理,将从第一团和第二团中抽调一个营,再从新兵中调一个营,组成第三团。这是早就有了的计划,只是新兵尚未训练完毕,所以迟迟没有组建,现在时机已经到了。

经过三天的准备,革命第二军第一师第三团正式组建完毕,在海口誓师北上,一千五百人当天全体渡过琼州海峡,在海安镇登陆,向湛江开进。而一封电报在此之前已经拍到湛江。

李宗仁欣喜万分,而陈济棠则心事重重。

龙济光部也同样收到了湛江支援军到来的消息,他立即分出一个标,两千余人,由侄儿龙运干带领,赶往白沙镇,沿着南渡河北岸布防。不求击退援军,能拖延住就行了。

龙运干就是当时随着陆荣廷进攻海南那个龙济光侄儿,只是他一直就躲在湛江,压根连琼州海峡都没渡过。龙济光认为他是自己的侄儿,是自家人可以信任才派过来。但是这个龙运干就是个抽大烟逛窑子的纨绔子弟,实在烂泥扶不上墙。他的部队先半天到达白沙镇,却来了烟瘾,自己一个人却跑去镇上烟馆消遣去了。将部队扔给马存发带领。

马存发是与龙觐光、王存良、段尔源齐名的人物,被称为龙济光手下的四大金刚,土匪出身,能力不错。他立即派人沿河布置防线,并调出一个营,渡河,向南岸而去,收拢那些渔民的渔船和渡船。

但是马存发的一个营刚刚渡河不久,就遇上了吴伯派出的先锋连。经过扩充后的革命军连队已经有一百五十余人,只比清军一个营三百人少了一半。而且这个连是参与过琼州巷战大的精锐部队。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大清悍匪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