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阁 > 军史小说 > 大清悍匪 > 第八十九章 经略海南(八)

第八十九章 经略海南(八)

上一章大清悍匪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三江阁在线收听!
下午,张鸿犹就回到了海口,他刚一进门,就笑着拿出一幅地图,道:“振轩,你看看,这是石碌叉河到崖州田独镇的路线图。”

目前修建铁路的所有准备工作都已经做好,就等打地基了,张鸿犹心里也十分高兴,最近脸上一直挂着笑容。

林云笑着摊开地图,道:“张老,铁路一旦建成,您可就是第一功臣啊。”

海南岛是典型的中间高四周低,沿海地区基本上都是平原,并无多少地质问题,所以修建起来并不困难,加上还有几个德国铁路专家指导,更不会有什么问题。林云很放心地交给张鸿犹去做,他找张鸿犹另有其事。

林云收起地图,放在一边,让下人上了茶,这才道:“张老,铁路公司的事情就多多麻烦您了,交给您我很放心。这次找张老来,是谈谈学校问题。”

闻言,张鸿犹精神一振,说道:“振轩,你可是又想建学校了?”

当初在石碌铁矿的合作上,林云和张鸿犹便达成了两成收入用于办学的共识。这段时间以来,因为比较忙,所以这些经费一部分用于海南陆军军官学院的开支,另一部分则被张鸿犹保存了起来,一直未成动用。

“是啊,现在海南的学校太少,我打算再建两所军校,至少一所技工学校和一所类似京师大学堂的高等学院。所以想找张老来谈一谈,这么个建法,还得请教长老。”林云端着茶杯说道。

张鸿犹对于军校并不太感兴趣,若要创办,他只管出钱便是。但是对于技工学院和高等学院。他则来了精神,一直以来,张鸿犹的办学基本上都是小学和中学,还很少涉及到技工学院和高等学校。

这次在铁路规划建设中,张鸿犹也是感到身边无人可用,遇到困难基本靠洋人解决,这让他感到很遗憾和失望,中国人目前与列强的还差距太大,连修铁路的人才都寥寥无几。如何能强盛起来?但是人才不是天生的,而是培养出来的。没有学校,又如何培养?

“振轩,我看你已经胸有成竹,就说出来吧。”张鸿犹说道。

“张老倒是目光如炬,我的确是了点腹稿。”林云笑着说道“军校的事情是为了加强革命第二军的战斗力,是必然要建的,这方面不需要张老投入太多。不过技工学院和高等学府上,还需要张老多多支持。”

“这是一定,办学一直也是我的兴趣还好,定然倾力而为。”

“恩,张老,我们就拿这幅地图说说吧。”林云又摊开地图,指着崖州的方向说道:“这里就是田独镇,将来的工业区,我打算把技工学校和海南海军学院修在这里,为未来的工业发展培养技工人才,如果以后有钱了,我还要在这里修一座理工大学,培养更高级的人才。”

林云手指一移,指着海口的方向说道:“新的高等学院我打算命名为海南大学,就修在海口郊区。同时在郊区我还打算修一座飞行学院,就靠着海口驻防部队。这就是我的计划,不知张老有什么意见?”

张鸿犹点点头,摸了摸胡须道:“振轩的计划不错,若这几所学校真能建成,当是一件大大的好事啊,老夫没有意见。”

林云笑着点了点头,这学校建起来的好处,恐怕张鸿犹想都想不到。当初苏联是怎么从一个农奴为主的农业国变成工业国的?不就是勒紧裤腰带咬牙培养了一百万中学生吗?这些中学生就是苏联工业崛起的基石。像苏系列飞机的设计师苏霍伊和米格飞机的设计师米高扬都是那一批中学生之一。所以要想工业强国,就必须有足够的人才才行。林云认为一所技工学院还远远不够,以后还要继续修建。

“但是,振轩,石碌铁矿那点银子恐怕还不太够吧,要想一口气建起四所学校,那花销肯定很大。”张鸿犹高兴过后,才发觉这些都是要大把银子的。学校的修建,教师的聘请,包括技工学员的招募。

现在海南的经济仍是农业为主,普通百姓能吃饱饭就不错了,哪里还有闲钱送孩子读书?这时候,十来岁的孩子也是劳动力啊,送去了读书,田里不就少一个劳动力了吗?如果还要收钱,恐怕技工学校很难找到足够的学员。这一点,张鸿犹也是很明白的,学费几乎就不要想了。

“呵呵,张老,这点我已经想到了,现在军政府的确还拿不出那么多钱来,除了石碌铁矿那那两成银子,其他的一两都拿不出来了。不过我已经有了主意,张老不妨说说,这年代什么贩运什么东西最赚钱?”林云笑着问道。

“贩运什么东西最赚钱?”张鸿犹一愣,想都没想,下意识地说道:“自然是军火、鸦片和私盐了。”

“不错,张老是个明白人,不过军火目前我们都还要买,实在拿不出多的去卖。鸦片这东西是个大祸害,我们也不打算碰。所以我的计划就是贩盐。”林云站起身,走到正堂,掀开一张帷幕,露出一副巨大的海南地图。这是陆军军官学堂侦察科的学员花了三个月绘制出来的海南全境图。

“张老,这个地方是海南的古盐场,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了,现在基本上已经废弃,我打算在这里修建一座更大的海盐场,晒盐,不知道张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大清悍匪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