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阁 > 军史小说 > 长夜年代记 > 第225章 暮阀裂变37 框架之内

第225章 暮阀裂变37 框架之内

上一章长夜年代记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三江阁在线收听!
西元2992年,第二次长夜战争结束不到两年,世界的经济就逐渐被财阀们的强大经济能力而治愈了。

其实也没什么,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就可以。

当然,勒紧的只是百姓的裤腰带。

这种规模的战争,还不至于让整个财阀世界伤筋动骨。

南云海军的新式战舰已经重新建造了六十多万吨,这已经是一只非常庞大的舰队了。

新式战舰放弃了巨大战舰的旧思维,全部都清一色的流线型扁平设计,这样更容易躲过质子衰变炮的直线攻击,战舰可以躲在海平面之下,而炮塔也同洛卡斯海军一样,采用升降式。

这样的战舰每一艘的排水量,大型的也只有5000吨左右,小型的只有3000吨上下。

所以南云海军已经建造了一百五十多艘新式海军战舰。

还有三百多艘在建中,预计在2997年全部竣工交付。

当然还是有很多问题的,还是质子衰变炮,第1批800门的订单,目前克虏伯军工只交付了40。第二批1500门订单克虏伯还不敢接。

南云海军要形成战斗力,还需要一定时间,但是霸海财阀的局面,似乎已经形成。

而这个‘似乎’又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甘达地海军的没落。

由于甘阀海军全线溃败于熊岛,把财阀近百年的累积,打得精光。

甘达地财阀又没有足够的经费去支持海军的重建,所以所以世界第二海军,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

此刻就算南云财阀想进军印度洋,甘达地财阀也毫无办法抵抗,这个时候他们必须要感谢联邦的存在,不至于因为自己的弱小而遭到侵略。

况且当代甘达地女阀主艾希瓦娅甘达地,是南云平八郎的忠实簇拥,两大财阀实际上非常‘友好’。

从某些角度上讲,南云舰队虽然没有进入印度洋,但实际上南云财阀已经将触角伸向了印度洋。

第二方面,海伦芬海军的名存实亡。

萨芬政变之后,海伦芬财阀的衰弱,其强大的大西洋舰队,也随之瓦解。

传统可以制衡南云海军的第三大舰队,此时已经名存实亡了,原本海伦芬的军舰,此刻大多改装成民用运输船。

还有一部分没有改装的,得知熊岛海战之后,也干脆拆了,不再浪费有限的军费。

之后再造的新船,实际上已经不属于海伦芬。

第三方面,摩根财阀海军的崛起。

随着摩根财阀的实际控制区,已经发展到了欧洲,原本他们并不重视的海军建设,此刻已经放在了最重要的日程上。

除了埃德尔摩根已经建立起来的全部由新型战舰组成的第三舰队以外,其他六支摩根主力舰队都在进行改装。

除此以外,摩根财阀也已重建海伦芬舰队为名义,建造了‘新海伦芬舰队’。

但前后交替,大西洋还出于海军薄弱区间,暂时也不能动摇南云海军霸主地位。

至于摩根财阀敢于如此扩张,其主要原因还是由于暮辉财阀开始中兴,世界从短暂的混乱中,又恢复了双极并行。

所以即使摩根财阀进一步扩充军事实力,因为暮辉财阀逐渐恢复元气,世界依然是平衡的。

马西尔摩根,需要的不是战争,而是在平衡环境下的蚕食。

正在建造的‘海伦芬海军’规模,预计的总排水量将控制在65万吨,如果加上摩根财阀的75万吨排水量,摩根实际上的军舰总排水量会在140万吨。

仅次于南云财阀的180万吨排水量。

未来摩根财阀海军,还能利用海伦芬财阀的海军军备份额,再扩张65万吨排水量。

但马西尔摩根认为,如果肆无忌惮的扩张,可能会引发军备竞赛,虽然摩根财阀的生产力,并不惧怕军备竞赛,但这样会使摩根成为众矢之的。

未来的一百四十万吨排水量,已经使得海军摩根海军称雄大西洋了。

至于太平洋,除非战争爆发,实在没必要和南云争。

如果战争真的要打起来,比的肯定不是已经下水的那些,比的是资源,比的是船坞建造能力,比的是经济。

蒙托亚罗德里戈越来越老了,快接近一百岁了。一个人能活到一百岁,并不是很稀奇,稀奇的是一个一百岁的人,还能呆坐在中枢卿的位置上。

当然,谁都不想在中枢卿会议上去提及修改中枢卿退休年龄法案,因为这会触到另外一个老人的霉头。

因为首席中枢卿也是一个老人,已经八十二岁的南云平八郎,正在以蒙托亚为榜样,也有死在任上的打算。

暮阀被判罚后,已经没有足够的中枢卿可以递补,所以连任两届的规定,成一纸空文了。

侯塞因阿斯塔法还在收拾北非与中东那摊子事,现在的七大中枢卿,可以维持很长时间,估计会持续到某一个阀主先死掉。当然,最可能的还是蒙托亚罗德里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长夜年代记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