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阁 > 军史小说 > 长夜年代记 > 第223章 暮阀裂变35 五十三代阀主

第223章 暮阀裂变35 五十三代阀主

上一章长夜年代记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三江阁在线收听!
一身白衣的郑鸿博进入了申城魔都,他并未退去素缟。

郑鸿博的入城礼,就是其对其父兄以及郑家先祖祭拜的延续。

也以此在向众人宣告,他将继承先祖的遗志,并将坚定的贯彻郑家与暮阀所坚持的儒商财阀制度。

(在儒商的思维里,所谓商人的人是第一性,行商的目的只是互通有无,特别在与西斯托的交流之后,郑鸿博对财阀与商人,是因为这个时代的人类客观需求而存在。)

怀揣着这种心情,郑鸿博一步一步走向申城魔都的中心。

数百万魔都市民夹道欢迎,鲜花赞美掌声似乎与郑鸿博一身白衣并不匹配。

但郑鸿博本人,并未觉得有什么违和感。

只是离财阀阀主的座位越近,郑鸿博就越是悲伤。

在一年多前,父亲就在那里,对暮阀民众慷慨激昂的演讲,动员着那场已经失败的战争,历历在目。

如今父亲已经不在了,而自己却到现在才有资格为他守孝。

郑鸿博取消了一切为他准备好,繁琐的阀主登位仪式。

他认为父亲离世不到一年,作为人子,在这种时候举办任何庆祝仪式,就如同在庆祝父亲过世一般无礼。

郑鸿博将举办仪式用的费用,全部捐献给了暮辉财阀福利院以及暮辉财阀救助站。

前者是用来赡养孤儿与孤老的福利院,给与他们更好的生活条件与待遇。

而后者是给予那些负产囚徒以补贴救助站,帮助他们早日还清债务,恢复正常生活。

光这笔费用,就帮助了数万的负产囚徒脱离了苦海,重新过起正常人的生活。

又有十多万孤儿与孤老受益,得到了更好的营养与更人性的陪护。

虽然受益人群,在暮阀人口比例中,只是微乎其微的,但足以使普通民众感恩戴德。

阀主登位仪式,从一个本来庄重而威严的典礼,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节日。

虽然这个节日中,只有郑鸿博一个人,穿着一身白衣,守着丧礼,显得有一些不和谐。

但在东南各家族眼里,这才是郑鸿博成熟的表现。

当郑鸿博以白衣坐上了象征暮辉财阀最高权力的阀主大位。

一身白衣与他的那张座位却相当的般配,一样的朴素。

暮阀阀主的座位,是一张非常朴素的椅子,是由黑铁铸造而成,除了巨大与沉重之外,再也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

这把椅子,自从暮辉企业成立,已经有900多年历史了,朴素的黑铁,曾经生锈过无数次,也有过无数次的损坏。

而每次生锈,都会被工匠们打磨上漆,每次损坏就会被拉去重新锻造。

这把黑铁锻造的椅子,实在是太朴素了,朴素到无法加入任何的装饰,因为加入任何装饰之后,都会破坏它本来应有的威严。

甚至于连一个柔软的坐垫与一个舒服的靠背都不允许添加。

这是一把至高权力的座椅,也是一把坐起来最不舒服的椅子。

初代在设立这把椅子的时候,就是要提醒后人,坐这把椅子时,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同时,郑家参加十二家族会议时的,代表席的那把椅子,也是一把不带任何坐垫与软靠的黑铁椅子,自东南联盟会议开始后,就被时任阀主仿制了阀主黑铁座椅,至今也有800多年历史了。

所以当时,郑鸿熙代表郑家参加十二家族会议的时,掀起那椅子坐得不舒服,换了一个软靠,就那一瞬间的举动,其实已经彻底失去了东南的支持。(郑常德当时想坐,但别人不让他坐。)

而白衣素缟的郑鸿博,坐在那把椅子上,却是稳如泰山一般,给人一种沉稳而厚重的感觉。

这种感觉,很难出现在一个21岁的年轻人身上,即使前来参拜的北方各门阀家族的家主,瞬间也感受到了一种来自阀主的压迫感。

即使自命不凡的张行义,在郑鸿博面前,也有些自惭形秽。

接下来的程序,就有各个家族企业的负责人,轮流向新阀主敬献礼物,宣示对暮阀的忠诚与对阀主的认同。

朱家是暮阀之内的第二大家族,因此朱持也第一个敬上礼物,这份礼物非常的特别,却也显得非常单薄,只是图馆的一本藏,名为《文心雕龙》。

这本,是朱亮的手抄本,朱持将它赠与郑鸿博,却有非常特殊的意义。

这本正是郑鸿博启蒙读物之一,也奠定了朱亮与郑鸿博的关系。

郑鸿博接过这本时,手都有一些微微发抖:“朱爷爷,我一定把朱亮师父营救回来!”

朱持摇了摇头,拍着郑鸿博的肩说:“朱亮能教出你这样的学生,也算是他的福气,我给你这本的用意就是要告诉你,不管他能不能回来,都不要忘记他的授业。”

朱持见郑鸿博接过了这本之后,就引用了中经典,说出了他的祝词:“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祝愿博儿坐在铁座之上,心怀天下,造福万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长夜年代记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