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阁 > 军史小说 > 寒门状元内 > 第三〇一章 格物致知

第三〇一章 格物致知

上一章寒门状元内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三江阁在线收听!
苏葵,字伯诚,广东顺德人,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授翰林编修,此人曾在多地为学官,曾多次修缮书馆书院,其治学严谨的态度也为人称道。他这一来,见到汀州府学子这般浮躁,不由心生恼火,这一怒,无形中给了在场的秀才们一个下马威。

众学子为了自己的功名着想,不敢也不能在新任的提学大人眼前出丑。

在众学子躬身行礼时,苏葵气冲冲往里面行往,最后站在最前面的案桌之后,冷冷道上一句:“落座即是!”

众人这才惊恐不安地转身落座,刚才为兰陵笑笑生而争吵的人此时都低着头,生怕被苏葵知道刚才出言争吵的人就是他们。

但苏葵似乎并没有紧抓着不放的意思,而是从怀中拿出一叠纸来,在案桌上平放好,就似乎演讲稿一样。

“本日之论,乃格物。”苏葵上来就将议题所言明,“物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尔等认为然否?”

就算有人心里有不批准见,此时也只能乖乖应是。

这就似乎学校校长,兼教授,兼测验出题人、兼批卷人、兼监考官、兼职称评定人在你眼前,就算他放个屁你也要说是香的,更别说苏葵引用的还是程朱理学的理论,继孔孟之后第三人朱熹的话,你敢出言质疑吗?

若真有所异议,你分明是不想进补廪生,养家糊口,更不想乡试中举了!

沈溪却感到这种格物,不是唯物主义的格物论,比心学还要唯心,说什么“一草一木皆具至理”,你非要说,我从小草身上看到了不屈不挠,以此来作为至理,未免太过牵强附会,把“至理”看得太不值钱了。

反倒是心学,崇尚的是回回本我,倒有种道家安静无为的作风,讲究心情自然,更轻易让沈溪吸收。

苏葵见众人附和,不由满足地点头道:“尔等有何意见,只管说来。”

众学子一想,机会来了,能不能进补廪生、增生就看这一回了!马上就有人跳出来,开端发表长篇见解,以显示他多有学问。

“学生认为,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至知……”

旁人听着前一个侃侃而谈,心里就开端犯起了嘀咕,有你的,我要说的话你先给说了,那我接下来说什么?

《四书》《五经》里议论“格物”内容本来就未几,在一个坐而论道即是是为圣人立言的时代,必需要拿圣人的话来作为议论的中心思想,这就似乎作八股文一样,不能以圣贤之言来破题,那文章即是是开篇即废。

沈溪坐在那儿很淡定,有这么多人抢着说话,根本就没他插嘴的机会。此时在场之人都在心中编排一会儿的说辞,但道理不过就那么多,无非是从《四书》《五经》中得来的启发,又或者是从其他典籍中所知,谁也不敢在苏葵这样的提学官眼前信口开河,更没人敢为自己立言。

在第一个人起来发表见解时,苏葵还欣然点头,但在他听到接下来几个秀才说的道理几乎完整雷同,一点儿新意都没有,完整是照本宣科时,他的脸色就不太好看了。当第五个人说完,第六个争着想站起来发表见解时,被苏葵打断。

苏葵道:“格者,为至,为尽;不尽则无以致知。此处有案桌一方,尔等可尽格一番,明其至理。”

一句话,让在场秀才面面相觑,脸色变得极为丢脸。

“格物致知”在他们看来,只有圣人才干做到,他们学的是圣贤学问,圣贤说什么就是什么,至于让他们亲身往实践,那可难比登天。

就似乎格物,圣人能从一草一木上看到大道理,他们就不行了,不然圣人为何是圣人,而他们只能当圣人的学生?

这种考题,可要比考院试还要难上几分,你可不能随便瞎说,你若说,我从这张案桌上看到了“四脚安稳”,苏葵上来就可以给你一戒尺,我让你代圣贤立言,圣贤哪句话是跟你说四只脚立着比两只脚立着更稳?你要随便胡侃,这桌子能看到的道理多了往了,但让你拿圣贤的话,来议论这张桌子,那可就十分艰苦了。

沈溪见众生员闭目沉思,摇头晃脑,心中不由暗叹,这格物致知对于普通人来说,实在是太过艰苦了,这也是心学为何能够兴起的原因。你非要让人跟圣贤一样往从天地万物明确道理,这是不靠谱的,也有违致学精力,而心学则讲究的是本我,只要明确自己立身处世的道理就可。

沈溪不禁想到“守仁格竹”的典故,说的是一代大哲学家,将心学继续和发扬光大、被誉为心学集大成者的王阳明从娄谅那里得知“格物致知”这个道理后,感到收获甚大,欣然回往对着竹子,想从“一草一木”中格出至理,但他花了三天三夜,并无寸得,他认为是自己居心不诚,所以摒弃一切杂念,持续深进参详。成果到了第七天,王阳明仍然得不得任何至理,反倒把自己给累病了。

这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非常著名的典故,王守仁也正是由此猜忌程朱理学,而得出“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的心学理论基础。

众人之前还抢着答复,现在则没一个吭声。这种问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寒门状元内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