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阁 > 其他小说 > 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 > 335 匆匆

335 匆匆

上一章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三江阁在线收听!
岁月匆匆,时光飞逝。

距离西北大战,已经过去三年有余。

此时已经是和安七年,大魏境内依旧民乱四起,几乎无一日安宁。

究其原因,还是在于税收太重,导致各地民不聊生,百姓苦不堪言。

为了交税,百姓们卖屋卖田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卖儿卖女更是成了司空见惯之事。

城里城外,乞丐随处可见,那光景几乎跟乱世没什么区别。

所谓官逼民反,在这种几乎等死的情况下,人为了生存自然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于是各地相继举起了反旗,如星火燎原般迅速扩散开来。

各地地方卫所大多没正经打过仗,原本就自顾不暇,只要乱民不动他们就已经谢天谢地了,哪里还敢前去镇压。

此消彼长之下,造反的乱民也越来越多。

其中光是江东一带,自封为江东王的杜津已经将造反大军发展成六十多万人,成了众多乱民势力当中最大的一股。

面对各地不断涌现的乱局,大魏朝廷却并没有像以前那样出动大军镇压,反而将兵力集中到江南各省,甚至京城方面还传出朝廷有意迁都江南的消息。

刚开始几乎没多少人相信这个传闻,觉得这只是个无稽之谈。

毕竟京城乃大魏的国都,又是历代皇陵所在之处,只要皇上还姓赵,就不可能迁都。

但随着朝廷将包括五军营在内的大量精兵派往江南,并且将大量物资也一并运往江南时,所有原本不相信这个传闻的人,也不禁开始动摇起来。

难道,朝廷真的打算迁都?

事实上,就在众多百姓和读书人对此事心存疑虑之时,京城各大世家和官员却早已知道迁都之事势在必行,就差没有正式公布而已。

自从三年前朝廷与西北军之战大败而归后,以安国公为首的谢家等人就开始对西北采取了防守之势。

但只要是经历过那场大战的人都知道,西北军不仅骁勇善战,而且还增添了火铳这种前所未有的强大武器。

在西北军的火铳阵面前,就连装备了马铠和盔甲的骑兵也完全不是对手,被打得落花流水。

还好当时西北军军粮紧张,这才没有对京城发动大规模的反攻。

否则在火铳这种大杀器面前,还有谁能抵挡得住西北军的进攻。。

虽然朝廷也在努力研制火铳,但可惜两年过去了,工部对于火铳的制造依旧进展缓慢,根本无法大量装备军队。

在这种情况下,迁都南江几乎成了防范西北军入侵的唯一选择。

首先,江南各省是大魏主要的粮食和税收重地,只要江南不失,朝廷至少在钱粮方面是不成问题的。

其次江南地区水路纵横、地形复杂,这对于拥有大量战马的西北军来说,攻打到处都是江河湖畔的江南地区远比攻打一马平川的京城要困难得多。

这两个因素,才是朝廷想迁都江南的主要原因。

为了不打草惊蛇,朝廷早就开始秘密进行迁都的准备,连各地不断爆发的民乱也无暇去管了。

此时在谢家众人眼中,没什么比迁都江南这件事更重要了。

……………………

就在大魏境内民乱四起,朝廷众人忙于迁都之时,西北和东北两地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

这次大丰收的主角并非稻米、小麦或高粱等常规作物,而是一种名为“土豆”的外来农作物。

尤其是西北的农民,在亲眼看到从自家田地里所挖出来的,一串串连在一起、沉甸甸的土豆串时,全都忍不住热泪盈眶。

多少年了,西北这片历来干旱贫瘠,曾经饿死过无数人的土地,竟然迎来了大丰收。

这种事别说是这一代的农民,就算是活得最长寿的老人都没听说过这种奇迹。

但如今这种奇迹却真真切切地发生了,这怎能不让这些长期徘徊在饥饿线上的西北百姓为之激动万分。

许多人还听说,这种名为“土豆”的外来农作物,是宁家特意请人从海外带回来的,为的就是给西北百姓能够真正吃饱饭。

不仅如此,负责在西北全境推广土豆种植的户部农事司主事简大人,正是受宁家委托,从海外把此物带回来的大恩人。

许多百姓在真正看到丰收的情景时,都无比激动地对宁家和大帅感恩戴德,并且想亲眼见见那位简大人,好当面向他磕头道谢。

事实上,位于平南县简书棋的官邸外面,早就围满了当地的百姓,他们都是自发来向简大人表达感激之情的。

在众人翘首以盼中,官邸的大门终于打开了。

身为农事司主事的简书棋在几个护卫的保护下,从里面快步走了进来。

众百姓一见到他,立刻不约而同地跪了下来,然后激动地齐声高呼:“简大人好。”

“各位父老乡亲请起,快请起!我简某人受不起你们这番大礼。”简书棋连忙拱手还礼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