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阁 > 军史小说 > 回到大秦当暴君 > 第167章.撕破脸面

第167章.撕破脸面

上一章回到大秦当暴君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三江阁在线收听!
“既然要为太子讨回公道,就更要伐秦,此次伐秦,韩国师出有名,列国定会遥相呼应!” 公孙衍低头,语气铿锵有力,虽然从进入新郑开始,韩国朝臣都在针对,但公孙衍却从没有退缩之心。 既然铁了心要再次伐秦,公孙衍就势必说服韩王,以震慑韩国朝野。 韩相公仲朋苦涩一笑,轻声呢喃道:“上一次五国伐秦,韩国已然开罪秦国,目下我韩庭正在商讨如何对秦赔罪,是割让城池、还是进献珠宝?” 此话一出,韩庭之上有片刻的宁静,紧接着是一阵的长吁短叹,无奈至极。 韩国输不起,更经不起折腾!函谷关一战,韩国的折损士卒就超过了五万,蕞尔之国,何敢继续消磨人口? 对外征战,若是大胜还好,若是战败哪怕是惨胜,韩国都很难接受。 劳民伤财,于国力有损!韩国贫瘠,钱粮有限,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韩国所下的每一步棋,都要经过深思熟虑。 公孙衍冷笑:“对秦赔罪,秦国就会饶了韩国吗? 就好比函谷关一战,秦军杀了韩国太子,韩国不想着起兵报仇,却一昧忍让,秦国会怎么想?” 公仲朋低头:“愿闻其详!” “秦国定会认为韩国士卒毫无骨气,韩王畏秦如虎,介时,秦国将更加肆无忌惮,韩国今日割地赔罪,来日他秦国便会让你韩国灭亡,大争之世,如何图存,自然是弱强国以存弱国!” 韩康用手摩擦着下巴,沉默不语,双眼却十分有神,仿佛心中早已经有了打算。 公孙衍继续说:“当年我魏国兵败,难道没割让城池求和? 可是结果怎样,秦王欣然接受了求和的割地,可龙门相王之时,竟然在列国使臣和周天子使者面前,让我王当牛做马,下不来台,如此可见,对秦王若是一枚的奉承阿谀,只会受到更重的欺压。” 韩康心如悬石。 龙门相王的场景,历历在目。 那时魏惠王拖着病痛之躯,为秦王当牛做马,自己则是和赵武灵王牵马驾车。 龙门相王,真乃是三晋洗刷不进的耻辱!公孙衍说的在理,对于秦国,越是软弱便越会受到欺压,态度必须强硬。 脸上的怒容渐渐消失,这位没什么雄才伟略只想与围棋相伴的韩王微微赫然,态度陡然一变,十分客气的说道:“听公孙先生一席话,本王受益匪浅,请公孙先生原谅本王方才轻待之罪。” 公孙衍赶紧低头,拱了拱手:“王上客气,太子为国罹难,王上悲痛,衍感同身受。” “唉~”韩王立刻又叹息了一口气,手足无措,脸上的表情尽皆悲哀和难以言表,轻声呜咽。 得到了韩王的认同,公孙衍整个人的态度浑然一变,面无表情的说道:“逝者已矣,请多节哀,衍发誓砍下嬴驷头颅,放在太子坟前祭奠!” 韩王擦了擦眼泪,皱眉道:“我儿惨死这口恶气,寡人咽不下,寡人决定,封公孙先生为韩国大将军,择日起兵再伐秦国,只是,寡人有一事,想请公孙先生解惑。” 韩庭从来都不和睦,有人主战,自然也有人主和,有人想抗秦,自然也有人想盟秦。 只是众臣见韩王态度如此坚决,眼中还带着看不透的释然和凄凉,便不敢再多说什么。 公孙衍是如何的铁石心肠,函谷关惨败,十几万将士尸骨未寒,丧期未过,便重提伐秦。 自欺也好,欺人也罢!公孙衍的话,让韩王韩康明白了一个道理,既然自己掌了大权,便不能让韩国苟延残喘。 他凝视这个仿佛一瞬之间便成为雄主的韩康王,淡然道:“王上请问,衍绝不遮掩。” 韩王积怨难消:“秦王屡次羞辱于寡人,寡人以前碍于韩国实力,都一忍再忍;如今,我韩国既然决定和秦国开战,寡人便也想羞辱秦国一次,公孙先生可有什么好办法?” 公孙衍微笑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道:“大王不问,衍也不提,此时大王问起,衍倒是有个不成熟的想法。” “哦?” 韩王心中高兴,悲伤之情稍减:“公孙先生说来听听。” 公孙衍低着头,缓缓说道:“外臣听闻,函谷关一战,头功的获得者是名叫冯高的秦国陷阵营死士;此人贫民出身,朝中三省六部无半点人脉,可为何功劳却盖过了公子疾、白起、赵云等人?” 韩庭之中,没有粗鄙之人,都是些心眼伶俐,左右逢源的家伙,一下子就听出了言外之意。 秦国以人头论军功天下皆知,所以只要秦国开战,势必要杀戮斩首。 而斩首之人的身份高低,也会影响功劳的评判。 函谷关一战,陷阵营死士冯高虽然只斩首了一个头颅,却是韩国太子奂!由于韩太子地位显赫,所以冯高的军功要比那些砍下几十个头颅的士兵还要大。 “自然是因为那个叫冯高的,杀了我儿!” 相貌平平的韩王斜了斜眼,言谈嗓音轻微,不像公孙衍那样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回到大秦当暴君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