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阁 > 都市小说 > 年代:从陕北窑洞开始 > 第四十二章 寻龙尺技能化!

第四十二章 寻龙尺技能化!

有声小说,三江阁在线收听!
在孙向阳拎着寻龙尺到处晃悠的时候,不少人都露出惊奇的目光。

这是又要干嘛?

继续找水?

可井都已经打出来了,再找到又有什么用?

总不能打两口井吧?

但随后,也有一些人明白过来,肯定是跟那个谣言有关。

孙向阳这是想证明自己会用寻龙尺,能够继续找到水。

之前大部分人听到那个谣言后,也是半信半疑的,但不管如何,孙向阳都解决了大家吃水困难的问题,做人不能这么没良心。

可也有一些,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笃定了谣言就是真的。

毕竟以往孙向阳的表现大家都看在眼里,怎么会突然一下子变这么厉害了?

有这本事,干嘛不早点拿出来?

非得装病秧子?

然后就有人撇嘴,就算孙向阳找到了,谁去打井验证?

他自己去挖?

对于双水湾社员们截然不同的态度,孙向阳也能感觉到。

只是他表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冷笑。

吃水不忘挖井人,这还没正式吃上,就先把他这个挖井人踹了?

真当他没一点脾气?

原本,他还没有什么好办法,总不能再把井填起来吧?

但这次寻找到的那72亩肥沃耕地,却让他有了主意。

回头他就让孙庆波找找,但凡这次鼓噪,骂他的,都拿小本本记下来。

等那72亩肥沃耕地公布,赚完第一波经验点,然后他跟老支书谈谈,双水湾大队,是时候成立第三支生产小队了,到时候由他当这個第三小队的队长,顺便看看游戏面板上村民那一栏,会不会有变化。

而这第三支生产小队,今后将负责开垦种植那72亩肥沃耕地,骂他的,自然就别想加入了。

看上去,好像没什么不同。

但实际上,这里面的区别大了。

双水生产大队原本有两个生产小队,根据人数,差不多平分了原有的梯田,每次收粮食,这两个生产小队也是分开统计的,各自负责各自的社员。

自然,这粮食分配起来也是如此。

只不过以往,两个生产小队几乎没有什么差距,今年你多个千八百斤,明年我多个千八百斤,平均到每个小队的社员头上,真看不出什么来。

但要是第三支生产小队成立,并负责那块肥沃耕地呢?

今后那边的粮食绝对远远超越之前的两个生产小队,就算交完粮食,分配完基本口粮后,剩下的粮食,也绝对更多。

换而言之就是,同样是十工分的日值,第一第二小队每个日值可能最多五毛钱,但第三生产小队每个日值差不多七毛,八毛。

这差距不就来了吗?

至于说不满的社员想要去闹?

当孙向阳团结了老支书,团结了大部分人,并涉及到粮食的时候,你闹一个试试。

这人啊,不怕都穷,就怕身边的人比自己富。

而幸福往往也是通过对比出来的。

孙向阳的计划就是拉一波,打一波,这样感激他的人就会更感激,仇恨他的人也没关系,终究只是少部分罢了,这部分人,你就算对他再好,也白搭。

他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喜欢他,感激他。

而这小部分人,往后还能给他提供负面情绪转化的经验点。

实在不行,他也可以画大饼,拖个几年,到时候可就要分地到户了。

从生产队的模式,彻底转变为承包。

所以无论怎么看,孙向阳都不会吃亏。

更不可能别人骂他两句,他再舔着脸把好处送上门。

哪有这样的好事?

这72亩肥沃耕地,就是他的根基,也是他的试验田。

转了一圈,赚足了目光后,孙向阳一拐,根据标注出来的那个红点,来到目的地。

这边的地形是一条狭长的沟壑,底部也就二三十米的宽度,相对比较平缓,但那薄薄的黄土下面,却密布着经年累月冲刷来的碎石,除了有几棵歪脖子树,几乎看不到别的植物。

“肥沃的耕地?”

孙向阳看着红点重叠的位置,禁不住有些怀疑,是不是系统对肥沃的耕地有什么误解?

他就说嘛,这边离着双水湾不远,甚至就属于双水湾的地方,要不然他的游戏系统也不可能搜寻到。

这么多年来,这边几乎一直都是这个样子,也从未听说这里能种庄稼。

但随后,孙向阳又觉得不对劲。

村里开垦出来的那些梯田,在系统的评价是贫瘠,那么就足以说明,系统的判定标准,是以他的认知为基础的,那么他的脚下,就不应该是这个样子。

“难道那肥沃的耕地被碎石跟黄土掩埋了?正因为如此,所以这么多年来,才始终没有人发现?”

这个念头冒出来后,孙向阳越想,越觉得有可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