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瞪大着眼睛,看向刘伯温指出来的那个龙牙门。
在他眼前的海图上,龙牙门周围孤立无援,孤零零的漂泊在福建海域不远处。
而且龙牙门在海图上只有芝麻大小,甚至连标注都小的看不清,这让朱元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因为在上沪县军事基地里面,朱元璋看到的是一个大大的红字标出来的龙牙门,可以明显看出龙牙门的战略位置。
承上启下,龙牙门不仅是南洋与大明的关锁,更是东西海域交通的必经之地。
现在朱元璋在这张海图上,根本没有看出来一点龙牙门的重要性。
孤零零的一处,周围甚至没有任何岛屿,更别说什么海峡,看上去十分可笑。
朱元璋不禁开始怀疑,是不是李进为了让自己开海,派遣军队在海域各处驻军,结果自导自演的画出了那么一份假的地图。
但是随即朱元璋就否定了这个想法,因为不仅仅是李进自己去过龙牙门,就连徐达也是亲自攻打过龙牙门。
如果龙牙门的位置没有那么重要,徐达不会给自己上奏那一封奏折,希望自己能够派军在海洋驻军。
朱元璋目光又看向了刘伯温,沉声问道:
“伯温,你说这张海图,会不会有问题?”
刘伯温眉头微皱,这个让他怎么说呢?虽然自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是对于海洋的探索,实在是他的盲区。
对于海外的岛屿,他也顶多知道一些岛国,但是涉及到具体的岛屿位置,以及名称,刘伯温就有些一知半解了。
“皇上,此事臣却是不知。”
“不过,海洋无边无垠,绘制海图更是难上加难,海图画错也是在所难免。”
“难道皇上曾经看到过另外一版海图吗?”
朱元璋微微颔首,随即开始讲述起自己在上沪县看到的海图,以及自己打算开海的计划。
刘伯温作为朱元璋之前的智囊,对于朱元璋的战略方向,可谓是知之甚深。
大明的国策,一直都是以农为本,就在去年南巡的过程中,朱元璋巡视扬州惨状之后,就已经下定决心,休养生息,恢复民力,积极鼓励百姓耕作。
为此,刘伯温还将自己的得意弟子杨宪,给安排在了扬州,就是希望杨宪能够在扬州作出一番作为。
可是现在听闻朱元璋打算开海,不禁让刘伯温心中震惊。
要知道开海可是和农事背道而驰,因为开海就意味着要发展海贸。
而海贸属于商业范围,跟以农为本相互排斥,而且之前朱元璋对于海外一直是极其厌恶的态度,现在态度竟然发生了一百打尽。”
“就连江洋大盗,陈祖义也被这小子给乱枪打死了。”
“现在海域已经肃清,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咱意重新开海,但是李进那小子更加激进,想要趁机征伐倭岛,故此喊你来询问意见。”
“伯温,你觉得咱该不该小小的惩戒一下倭岛君臣?”
刘伯温觉得自己头皮有些发麻,李进到底给朱元璋灌了什么迷魂汤,竟然让朱元璋现在如此膨胀?
要知道倭寇只不过是倭岛上流浪的一些武士,就已经如此难以对付了。
而在倭岛之上,甚至有着几百万这样的武士,朱元璋竟然想要征伐倭岛,这实在是太过丧心病狂。
“皇上,现在讨论攻伐倭岛,是否言之过早?”
“虽然现在倭患暂时解除,但是在倭岛之上还有着数百万的倭人。”
“若是真的出兵攻打倭岛,臣以为劳师远征,甚至最后还会出现意外。”
“比较倭岛孤悬海外,与我国有着万里之遥,真要攻打倭岛,仅仅是运输后勤,都将是一个十分困难的问题。”
“臣以为派使者去倭岛王宫斥责即可,没必要兴师动众,劳民伤财。”
刘伯温尽量让自己语气保持平稳,毕竟如此狂妄自大的主意,刘伯温只觉得李进和朱元璋这对君臣实在是太过妄自尊大了。
朱元璋还没说话,旁边的朱标却是抢先开口道:
“刘大人,你是不了解倭岛的国情,所以才会觉得此事十分荒谬。”
“如果你了解了倭岛的现在的情况,就不会如此吃惊了。”
刘伯温眼神瞬间变得疑惑起来,难道现在的倭岛发生了什么变故?
可是前几年,倭岛不还派遣了几波使者前来,拜见大明这个宗主国?
还没等他想明白,朱标已经开始解释起来:
“现在的倭岛其实已经大乱,类似于咱们华夏的春秋时期,上百个诸侯相互征战。”
“倭岛的主君就像周天子一样,已经失去了主宰倭岛的能力。”
“只要咱们大军赶到,绝对能够将倭岛打的落花流水。”
“没有统一的指挥,倭岛根本就是一盘散沙。”
刘伯温这才明白,原来现在的倭岛只不过是空架子,中看不中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