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阁 > 都市小说 > 大明:让你赈灾,你往锅里掺沙子? > 第123章 大明宰相的位置,老夫很看好你!

第123章 大明宰相的位置,老夫很看好你!

有声小说,三江阁在线收听!
刘伯温面对满朝文武的逼视,显得不慌不忙。

整理一下衣衫,缓步走出,迎着朱元璋漠然的目光,怡然不惧的说道:

“皇上,自古以来。修建道路,都属于繁重的徭役,需要使用大量的人力。”

“不仅如此,修建官道短则半年,长则两三年。”

“臣听闻皇上要铺设的高速公路,比普通的官道还要宽上两三倍。”

“那这个花费的时间,以及人口就会成倍的增长。”

“最迟也要花费四五年的时间,那么臣想问皇上,这些时间内,大明的土地怎么办?”

“如果皇上要在全国都修建高速,那么对于人力的要求,将会是一个天文数字。”

“如今大明百废待兴,正是休养生息,励精图治的时候,皇上如果贸然兴起繁重的徭役,臣只怕不是苍生之福。”

刘伯温的意思很简单,想要修路,就得需要人。

但是中原大地,刚刚经历战乱没两年,百姓凋零,人口凋敝。

从扬州府就可以看到,现在其他中原大地的场景。

不能拿上沪县那种繁花似锦的城市相比,现在的大明还是百孔千疮。

虽然焕发着勃勃生机,但是不可揠苗助长,急功近利,要不然只怕会遭遇祸乱。

朱元璋看着刘伯温坚毅的面容,心中也知道刘伯温说的有道理。

但是高速公路他是必须要建的,不只是为了那么一点银子。

如果全国都修建了高速公路,那么对于大明朝廷掌控地方将会有天大的好处。

如今大明方定,四面武能明白朱元璋心思的,估计也就只有李善长胡惟庸以及刘伯温三人了。

接下来,朱元璋又和文武大臣商讨了一下,其他的朝政,随后就宣布退朝。

....

下朝之后,胡惟庸就跟在李善长身后,朝着中书省走去。

“恩师,如今皇上将这种差事交到我的手中,我真是又惊又恐啊。”

胡惟庸刚刚坐下,就朝李善长诉苦,脸上还装作一副惊恐的神色。

李善长却是十分淡定,伸手就要从桌子上拿起茶杯,打算先喝口茶再说。

胡惟庸见状赶忙起身,给李善长倒茶,口中还在不断说道:

“皇上不知道又在哪见到这个高速公路,非要搞这么一出,实在是让人费解。”

李善长轻抿一口茶,随后说道;

“只能是那个地方。”

“而且事情,恐怕没有这么简单,老夫已经很久没有看到徐达了。”

李善长没有点明,但是却什么都已经说了。

胡惟庸想到前几个月京中的传闻,再加上现在朱元璋执意要打通应天府和松江府的道路,难道...

胡惟庸猛然一惊,朝李善长问道:

“恩师的意思是说,皇上打算在上沪县...开海?”

胡惟庸的声音压得很低,即便周围没有任何人,但是胡惟庸也怕被别人所听到。

李善长笑而不语,没有就这个问题上多说,只是说道:

“不要管那些,你只需要把你分内之事做好。”

“这件事如果做好了,皇上对你只会更加器重。”

“老夫今年已经五十有八了,再过两年,就是花甲子的年纪。”

“到了那时,老夫就会向皇上请辞,而大明宰相的位置,老夫很看好你。”

李善长说完之后,就嘴角含笑的看着胡惟庸,好似真的要将自己的位置,传给胡惟庸一般。

但是胡惟庸听到这话,却是赶忙又站了起来,朝李善长躬身道:

“恩师身体如此康健,怎么能向皇上请辞呢?如果您走了,这大明的朝堂该怎么办?”

“学生还太年轻,需要恩师时时在旁提点。”

“学生离不开恩师,朝堂离不开恩师,大明的百姓也离不开恩师,请恩师千万不要再说此话。”

胡惟庸此刻站立不安,一副如果李善长辞职,大明就要天塌一般,坚决挽留李善长。

李善长却叹息一声,说道:

“不是老夫想请辞,而是上位已经容不下老夫了。”

“算了,此事不说也罢,你还是先做好自己的事情。”

“如果这件事办的漂亮,日后老夫向上位推荐你来坐这个位置,那也更有底气。”

胡惟庸见李善长不愿多说,也只能点头说道:

“此事恩师放心,学生必定竭尽全力。”

“只是朝士绅收取银子一事,学生又该如何做呢?”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