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母自从来到镇上,一直是大家茶余饭后的八卦。
现在她走了,还有些人舍不得呢,以后没了乐子。
当然,有人开心的不得了,比如双儿的邻居,差点没放烟花庆祝。
自从朱母搬来,他们就没过一天安生日子。
这瓜虽然保熟,可是早上吃,中午吃,晚上吃,半夜还吃,谁受得了?
苏昀这边送朱母去敬老院,小姨却皱起了眉头。
怕自己这么做,会让女儿和女婿产生嫌隙,不过她不后悔。
她合着苏母开始收拾院子,李母姗姗来迟,感觉错过了一出好戏。
她在熬卤料,脱不开身,让苏母过来瞧瞧。
等忙完,从乡亲们的交谈中,得知朱母送走了。
从他们的描述中,朱母脑补当时的画面,“人,真到敬老院去了?”
苏母点点头。
小姨收拾完,歇口气,准备去制衣厂。
“那老东啥也不管,大事小事都是我一个人,他这个甩手掌柜当的好。”
顺带,把自家那位给拉出来骂一顿。
苏母笑,“别说姐夫了,家里大小事只管你做主,他最后还不是得听你的。”
小姨心情愉快,准备走时见闺女回来了。
“欸,正好我要去制衣厂,走,我路上跟你说。”
“我们先走了啊,你们走时把院子锁好。”
苏母起身,“一起啊,我回家做饭。”
见她们走了,看热闹的人也就渐渐散去,该干什么,干什么去。
回来的路上,车里格外安静,三人都没有说话。
苏昀将朱文红送回家具厂,又送苏彪回家。
中午,来李母家吃饭的,说起未来儿媳喜儿家的事。
过几天就是喜儿妈的生日,两家已经订了亲,日子也都算好了。
所以来往走动很正常,生日那天是肯定要去的。
李母也是个利索的人,跟苏母商量送什么。
“我打算送五十块钱,再给喜儿妈送一身衣裳,带一个猪蹄,一些水果过去。”
“要不就送个66,图个寓意好。”
李母想了想,“那就99吧,左右是亲家,这也是小力第一次去他们家做客。”
过年那会相的亲,现在四月份,两个月他们很少往来。
都忙,而且喜儿家远着呢。
看的黄道吉日,就是今年12月份,错过这个日子要再等2年。
小力岁数不小了,丑儿今年都四岁多了。
话题说到这里,李母突然想到什么问女婿。
“那天你有时间吗?”
苏昀回,“应该有吧。”
李母想到喜儿在村里过的很不好,老被人欺负。
以前自己跟她非亲非故的,又离的远,只当听人说说。
现在是自己未来儿媳,李母便想着去阵仗大一些,让那些人看看喜儿的婆家人。
“那天你也跟着去吧,我也去…反正没事的都去热闹热闹,给那姊妹过个热热闹闹的生日。”
这天正好是周六,小兰要去送货,李婉婉得半天空去给喜儿妈过生日。
苏母和李母合伙做生意,走一个,留一个。
李母,苏昀,李婉婉,小力,李斌,还有三个孩子,提着东西,骑着自行车去。新
本想开车,李母摇头,“他们那个村可穷了,路都没有修好,车开不进去,骑自行车就成了。”
每个自行车上都挂着东西,不是水果,就是肉,还有箱子什么的。
越走越偏,如果不是有人带路,真看不到路。
这个村看着的确挺穷的,放眼看过去全都是泥土房,只有一两个是砖房。
“唉,他们这村里的路,太难找了,我都不知道怎么走……”
这时候,一个大爷带着草帽,扛着锄头,从他们身边经过。
时不时用目光打量他们。
“你们找哪个?”
“哥,我问一下,喜儿家怎么走?”
对方哦了一声,“你们就是喜儿那个亲家是不是?”
李母点头,“对啊,她们家在哪儿?”
对方给他们指路,“一直往前走,你们看到一块大石,然后左拐,走到一棵大树下,再往下走,第三家就到了。”
李母道谢,嘟囔着,“我就说有石头有树……”
李斌笑,“妈,我跟你说走错路了吧,你还不相信。”
李母瘪嘴,“是是是,你聪明,上天入地你最聪明了。”
“别说这些没用的,赶紧走,一会得中午了。”
等到了喜儿家,姑娘正坐在门槛上摘菜,素面朝天,穿着补丁衣服。
苏昀第一次来,打量一眼这房屋,很破败。
但是院子收拾的很安静。
“喜儿。”
李母过了心里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