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殿下的话,李斯到死也没有出卖一句有关殿下您的。但是我看陛下的脸色,他是不信李斯所说,有可能会继续追究这件事。”
胡亥点头,“他怀疑是正常的,不过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必须斩草除根。”
“殿下所说甚是,李斯的族人一个不能放过。”
“你悄悄传达我的命令,让暗卫趁着夜色将他们全部解决了。”
“是!”
那一夜,李家上下,全部无一幸免。
次日,渭北城令将这件事上报到皇宫。
秦始皇听后,震惊不已,半天不说话。
殿下的文武大臣更是人人畏惧,站立不安。
秦始皇看了一眼站在百官之首的胡亥,他面色淡定,似乎早已经知道这件事。
良久,秦始皇微微叹口气,“将李斯一族全部安葬在乱葬岗上。”
“是!”
三朝后,秦始皇秘密召见蒙恬,“蒙将军,你辛苦一趟,亲自前往上郡那将扶苏给朕带回来。”
蒙恬疑惑,秦始皇要见扶苏,为何不下一道圣旨,直接让扶苏前来就是了,何必多此一举?
但皇命不可违,蒙恬拱手应承。
“去吧。”
“是!”
蒙恬退下。
秦始皇下定决心,看样子这一步非走不可。
……
曹操回到龙国后不久,那些还未结盟的众小国君主或是亲自前来,或是派遣使者前来,要求与龙国结盟。
曹操准许,收纳他们大量的入盟费用,同盟钱庄的银子达到了一个亿。
此外,那就是购买外贸版本的神武大炮和火枪,这又赚了近一千万两的白银。
可苦了天机阁,为了赶造武器,他们几乎都快跨了。
为此,曹操决定增设天机阁分号,分别是地机阁、玄机阁和黄机阁。
从民间工匠和学徒里面挑选出六千人,分配到新增设的三个阁子里面,由天机阁弟子们一边教授,一边实操。
武器制造加快,随之而来就是运输问题。
龙国国内的马匹大部分都用于运输神武大炮和火枪,配置骑兵,大部分用于龙国与大明的贸易,几乎没有多余的马匹用来运送外贸版神武大炮和火枪。
现在需要建设新的运输道路,这样才能让龙国的经济快速发展。
曹操想起了手中的火车技术图纸和铁路建设图纸,这两项东西结合在一起便可以建设铁路运输!
所需的铜和铁,可以从大秦西南的武大臣听到这话,眼神都聚集在曹操脸上。
过往,曹操研究出诸如曲辕犁、神武大炮和火枪等超出他们想象的东西,这一次铁路运输,莫非真能成功?
“李典爱卿上前。”
文官里面走出一个五十岁的中年男子。
李典原本是一员武将,为人忠厚仁义,在军中有“仁义长者”之称。
曹操鉴于原来的工部官员办事不牢靠,便将李典提拔为工部侍郎,全面负责有关民生方面的建设。
李典走到曹操面前。
曹操从怀里拿出十几张图纸递给他,“这就是朕近来构思的铁路运输计划,你看一下,什么时候可以动工?”
文武大臣的目光都聚集在李典手中的图纸上。
李典仔细看了看那图纸,虽然他对上面有关火车和铁路运输的技术还是看不太懂,但是他能体会到,这两样东西要是制造出来的话,肯定会让龙国总体国力更上一个层次。
“陛下,何时动工,臣还需要回去好好参详一下。但是看过图纸后,臣觉得这‘铁路运输’必须立刻实施。”
“那好,你回去好好端详一下,尽早拿出一个方案给朕。”
“偌!”
李典退下。
三天后,李典便将方案送到曹操面前。
曹操仔细看了看,“铁路运输”目前分为四个阶段,首先就是建设以龙国都城为中心,抵达主要边境的铁路线。
第二阶段就是修建龙国都城与龙国主要城池的铁路运输。
第三阶段就是修建龙国各主要城池之间的铁路运输。
第四阶段就是有针对性地修建一些有战略价值,或是控制地区的铁路运输。
在后面,李典还列出了所需要的费用。
修一条近千里的铁路,算上铁矿、铜矿和人工,需要两年,所花费用,大致需要五百万两银子。
若是有铁矿和铜矿,同样一条路,大概需要两百五十万两白银。
看完这份方案后,曹操召集诸葛亮、司马懿、程昱和贾诩商议。
四人看过方案后,议论了一阵后,司马懿站出来先开口,“陛下,臣建议先修龙国都城与到达西北边界的铁路运输。”
“理由?”
“龙国境内的铁矿和铜矿现在主要用于制造神武大炮和火枪,根本没有多余的用来建设铁路运输。而我们在境外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