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阁 > 都市小说 > 大明之太孙无敌 > 第677章解大头的人生巅峰

第677章解大头的人生巅峰(1/2)

上一章大明之太孙无敌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三江阁在线收听!
交趾布政司,府城河内。

一封圣旨突兀抵达,满脸沧桑的解缙接旨之后,却是有些不知所措。

这些新天子诏命自己回朝,出任从二品刑部侍郎的圣旨。

解缙本以为,自己等到这封日思夜想的圣旨之后,将会十分高兴。

但此刻解大头的心情,却是复杂到了极点,那种感觉,似乎是……不舍。

对啊,不舍!

从洪武二十四年开春抵达交趾,到如今的建文四年,他与黄福二人,在这文人士大夫口中的蛮荒之地,布政了整整六年!

自交趾承宣布政使司成立后,自己与黄福等官员不避艰险,大力推行各项仁政,与当地官员相得益彰,相互扶持,这才终于改善了交趾百姓的艰苦生活,深受交趾百姓爱戴。

六年时间的心血付出,又岂会是那么容易割舍的?

一时之间,解缙手握圣旨,眺望着欣欣向荣的河内府城,思绪有些飘飞。

洪武二十三年末,因安南陈朝宗室子弟被胡氏逆贼屠戮一空,明廷遂顺应安南百姓的请求,将安南纳入大明版图,监国皇太孙以黄福为布政使,任命自己为按察使,前往交趾布政,郡县安南。

但交趾地区因为多年的对外战争,以及对内的改革失败,国库消耗殆尽,自己二人所面临的交趾已是千疮百孔,人心不稳,百业待兴。

加之自五代吴权以来,交趾地区便已独立成国,脱离中原政权良久,自己这些明廷官员的到来自然遭到了交趾各阶层人民的反抗仇视,众人一度陷入了工作难以展开的困境。

并且安南民风异常彪悍,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为生存厮杀争斗激烈程度不亚于草原部落,不习先贤礼法,残暴好战,认可弱肉强食,见利忘义,反复无常,不念旧恩,多次爆发流血争斗事件。

总而言之,黄福与自己所接手的交趾地区,根本就是一个烂得不能再烂的烂摊子。

但自己等人临行之际,太孙殿下曾对自己等人晓以大义,讲清楚了交趾地区对大明帝国的重要程度,故而即便困难重重,二人也毫无退缩的道理,唯有硬着头皮按照原本计划施行。

但是,即便连那位太孙殿下,都远远低估了郡县安南的艰难程度啊!

首先解决的第一个难题,便是清丈土地,郡县交趾。

郡县制可以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交趾地区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从根本上打破交趾地区分封割据的状况,加强中央对交趾地区的管理,使得中央政令能较为顺利地贯彻到交趾最基层,保证朝廷政令的划一性。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黄福亲自带队,率一众官员游走于交趾各地,历时一年之久,终于堪定好交趾全貌。

而后征得朝廷同意,将交趾地区重新划分为十七府、四十七州、一百五十七县,还设十一卫、三所一市舶司,派遣官员前去治理驻守,自此交趾地区正式纳入了大明版图,成为大明帝国的第十五个行省。

重新划分交趾行政区域,意义十分重大,不仅保障了中央朝廷各项政令的下达与实施,而且有利于各种政府工作的推行,而三所一市舶提举司的设置,不仅有利于大明的对外经贸往来,而且促进了大明内地与交趾地区的经济联系,对交趾经济的发展起了十分重大的作用。

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便走了整整一年,并且遭受到了太多的艰难险阻,十名朝廷命官尚未赴任,便枉死在了各种刺杀袭击之中,若非蓝玉大将军派来大军驻守护卫,只怕自己也早就是一抔黄土了。

安南子民,交趾百姓,对大明的反抗仇视,在那个时候,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毕竟,陈朝皇室被屠戮一空,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是怎么一回事。

坚实地走好了第一步,第二步便是推行各项仁政,为朝廷收拢民心。

这看似简单的一步,却是谁都没有料到,险些让自己等人绝望。

呵,血腥仇视的目光之中,无论你做什么,别人都认为是居心不良之举!

为了消除交趾百姓对大明朝廷的误解敌视,自己等人可真是耗尽了心思,就差跪在地上叫他们爷爷了。

对于以前反抗大明王师之人,罪名全部给予清除,并免税三年……

对于在战争中死去的安南军民,由各地州府衙门派遣人手,贴钱贴人地收拢尸体给予安葬……

安南各处关隘,释放陈朝政府关押的囚犯、流放人员,给予他们一次重新做人的机会,各地有司予以抚恤,重新登记造册,发放田地,使其安生业……

而原官吏军民,或鲸刺徙配,或全家流徙,不得其所及,一应被害之人,悉数放回原籍复业,甚至还给其发放路费口粮……

通过这些仁厚到了极致的措施,总算是扭转了交趾百姓对大明朝廷的恶劣印象,效果十分明显,一方面稳定了人心,另一方面也给施行新的赋税政策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陈朝衰落败亡,赋税名目繁多,苛捐杂税压得交趾百姓快要直不起身来,完全符合一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大明之太孙无敌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