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阁 > 军史小说 > 寒门状元内 > 第一一〇三章 果真一战

第一一〇三章 果真一战

上一章寒门状元内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三江阁在线收听!
西北战火,燃烧到了宁夏前卫、中卫和后卫等地,一时间,黄河两岸处处传来警讯。

但正由于鞑靼人用作疑兵的主力西进,刘大夏沿途基础没碰到像样的抵抗,兵不血刃便拿下延绥镇沦陷的榆林卫城、怀远堡、清平堡以及周边的米脂、绥德州等县城。

只是到处都满目疮痍,不管是要塞、堡垒还是府县的县城,都被损坏得很彻底,鞑靼人似乎并无占领和治理的打算,宁可将这些处所的城墙悉数损毁,方便他们日后再次前来掠夺,至少大明边军将领都是这么想的。

殊不知,鞑靼人要图谋的乃是大明富庶的京畿之地,兵马已在张家口堡和宣府镇同时发动,只是打了一个时间差,就让大明朝廷措手不及。

玄月二十八,张家口堡在鞑靼部队两面夹击下告急,同日,鞑靼再次对宣府城发动激烈攻击。

即便此时两座要隘能将消息传出,朝廷也来不及增调援军前往宣府,而真正能增援宣府而且颇具战斗力的,实在只有沈溪带领的“五万人马”。

玄月二十九,战火仍在持续,沈溪雄师所在的土木堡,已接到宣府接连发往京城求援的信函。

沈溪的想法就是一切都来不及了!

这会儿即便消息传到京师,别说是增派援军,就算是回个信,也需要五日左右。

以如今鞑靼对张家口堡的攻击烈度,尽不会容许明军再保持三天,张家口堡一旦沦陷,宣府镇必将在两三日内沦陷,到那时,沈溪将直接面对鞑靼数万兵马。

当天下午,沈溪升帐议事。

此时胡嵩跃和刘序等人已经坐不住了,对沈溪的建议无非是撤兵回居庸关,利用居庸关之险要来反抗鞑靼的进侵。

“……大人,撤兵宜早不宜迟,若宣府沦陷,鞑子主力必定东进,那时土木堡如何能坚守?即便如今城外有几千鞑子骑兵,只要我们且战且退,始终能撤回居庸关内。”朱烈有些想当然地说道。

亦思马因相继派出增援土木堡的骑兵数目,大约是两千人马,这些骑兵并未像火绫那样围城,都凑集在西北方五里外一个高地的大营中,防守力度上或许不及当初火绫那般,连沈溪派人往城外运水进城都未阻拦,但也从一个方面阐明这路人马得到的军令不是与沈溪所部决一逝世战,而是看住拖住土木堡内的兵马,禁止沈溪西进或者撤兵回居庸关就行了。

由于无论怎么看,沈溪手中的五千步兵也是跑不过两千鞑靼骑兵的。

打打不过,逃又逃不掉,沈溪唯独能凭靠的就是土木堡的城塞,如此才干与鞑靼人进行周旋。

但现在实在也就与等逝世无疑,一旦张家口堡和宣府沦陷,鞑靼主力便会趁机东进,那时土木堡需要面对的就不再只是两千鞑靼骑兵,而是几万精骑,甚至面对鞑靼汗部和亦思马因的全部人马。

现在就是个早逝世还是晚逝世的问题。

换作别人,此时必定会选择撤兵,就似乎胡嵩跃等人,他们固然察觉外面这两千多鞑靼骑兵很危险,但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怎么都不愿意在土木堡坐以待毙,认定必须得冒险撤兵。

在胡嵩跃等人的假想中,即便撤兵过程中兵马折损大半,但始终能撤回居庸关,如此就可高枕无忧。

但沈溪不这么想。

以现在军中拥有的战马数目,假如一心想逃跑,沈溪活着回到居庸关应当不成问题。

要害是现在朝廷的反响太过诡异……沈溪几次发战报前往京城提示,甚至还往信大同镇和太原镇方向,盼看得到刘大夏等部的兵马增援,谁知道现在这些战报全部石沉大海,朝廷似乎将他给遗忘了,即便他在土木堡击败火绫,仍然只能眼睁睁看着张家口堡和宣府被鞑靼铁骑蹂躏。

在这种情况下,假如沈溪撤兵回居庸关,朝廷有很大的可能会把战败的责任往他身上回,沈溪之前的努力即是付诸东流。

沈溪道:“在本官之前的假想中,鞑靼侵占宣府镇,我们假意西进,吸引鞑靼主力的注意,逼迫其分兵,将其一部吸引到居庸关前。”

“如此一来,鞑靼人只会认为我大明朝廷已识破他们的诡计,不得已转而速攻张家口堡,而令宣府暂时得到安全,届时京师和三边两路援军可驰援宣府,以宣府为中心,与鞑靼巧作周旋。”

“即便宣府沦陷,我大明兵马齐至,可把守诸多关隘,鞑靼只能在内外长城一线运动,无法攻破居庸关、紫荆关进而要挟京师。”

“然而如今朝廷所做反响,大大出乎本官预感。朝廷似未曾留心本官上陈之战策,京师援军至今杳无音信,至于三边刘尚书所部也无消息传来。如今看来,很可能是中了鞑靼调虎离山之计,使得内外长城之地,只余我们一路兵马。”

“我们身后便是居庸关,居庸关后便是京师。若此时撤兵,路途之中折损必超半数,退到居庸关后,兵马不足以凭险而守,鞑靼中军主力东进,鞑靼可于张家口和宣府之地供给粮草和兵员供给,居庸关危矣。”

“此时或可出击,但只要土木堡外两千鞑靼骑兵不与我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寒门状元内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