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阁 > 军史小说 > 刺杀之归途 > 第一百四十六章 回来了

第一百四十六章 回来了

上一章刺杀之归途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三江阁在线收听!
喜欢本书的朋友请帮忙宣传一下,点个收藏,老三谢谢了!!!

第一的主张,真是震耳欲馈。他说,气节关乎于理性信心和殉道精神三个成分。

理性,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此即抱定自己正确坚定之意志,而不应受外界威力**名利之摇撼之谓也。

信心,他列举苏武和文文山之事迹后说:或屈膝胡虏,或效忠汉室,此时只有一条路。所以选择之者,唯有本乎平日自信为道义之所在以行之,以为唯有如是,吾心乃安。

殉道精神,他认为,在两极端对峙之中,苟无信心之人,彷徨瞻顾,失其所以安心立命之道,而不知所以措其手足者应何如。处此非甲则乙,或非活即死之日,必先将自己各方面比较研究,求得一心安理得之境,置生死于度外,或以积极态度出之。

气节并非诉诸于情绪之冲动,乃是理性思虑之结果。否则即为愤怒青年或义和拳勇或愍不畏死之徒之所为,已经远离气节之真义远甚。愤青不能成就气节。成就气节者,素日须有道德之涵养,理性之思虑,届时方能挺然突出。他说:自孟子‘人有所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之言观之,道德之为义曰,有所应为,有所不应为。

这老头说话全是之乎者也,陈伯康有些听得懂,理解起来有些困难,有的是浅显易懂,有些典故或者所用之词一时之间难以理解,只能下来后细细回想。以此观之,这老者显然是大有背景,幸好自己对他没有言语失礼。

对这气节一说,底下细细品味,果有收获。特别是气节,并非诉诸于情绪之冲动,乃是理性思虑之结果的话,让他感慨良多。像他自己以前所作所为,无一不是气愤当头,怀抱为国必死之心,纵然万千危险也义无反顾。

如今老先生的一番话,让他天堂为之清明,混沌顿开,心中对自己的这一次上海之行更加有底,有种破釜沉舟的气概。

接下来从武汉汉口登船后,陈伯康的心情反倒越加的平静了,对那些不想干或者小的事物都看得很开。

望着浩浩荡荡平坦开阔的江面,思绪集中在如何同赤木刚健打交道的问题上,以及如何在下一步开展自己的工作。

在他身后不远的地方,一个长相普通,穿着简单的中年男子正在嬉戏的观察者他,对他的一举一动都看在眼里。

这艘船属于日本人开的轮船公司,听说是给上海日本军方上层运送一些物资,以经营客运作掩护。

在这艘从汉口处罚抵达上海的轮船上,大多是经商和逃难的人,还有一部分是学生和文人;从身份上看以农民居多,学生次之,显然是为求生存才离乡背井的。

决定让他上这艘船,是军统武汉站的人再三考虑之后的结果,一是这艘船是日本人的,检查的不严格;二是上这艘船的人员成分混杂,便于隐藏身份。

十天之后,船行至南京江面外,看着江面纵横的船只,让人会产生错觉,这还是前年发生战事的国都吗。帆船舢板随处可见,唯有船上的人的脸上看不到任何喜色,流露出来的更多的是愤怒与痛苦。

忽然,江面上传来一阵马达的咆哮声,紧跟着是一阵刺耳的警报声,由远及近,两艘挂着月经旗的汽船向陈伯康所在的轮船驶来,不停地用喊道,前面的船只立即停下,否则将开火了!这是大日本皇军的江防警备部巡防队例行检查!

在响过三遍之后,轮船迅速降低了船速,慢慢的停下了发动机,顺着江水的流速缓慢漂行。

几分钟后,轮船放下舷梯。汽船上的日本兵顺着舷梯陆陆续续上来了二十几个,训练有素的迅速占领了轮船的各个重要部位,并将所有人围在中间,荷枪实弹的对着。

陈伯康也在人群中间,脸色正常,这一情形早在他的考虑之中,应付这些日本兵没有任何问题。

一个带着少佐肩章的军官在和船长叽里呱啦的说了一阵之后,脸色有些紧张,随后又是一阵讨价还价式的交谈,随后挥手让手下的士兵检查。

日本兵得到许可之后,立刻就分出一半的人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的搜查起来。很快难民和学生,还有像文人的都被驱赶到一边,剩下的就是以商人为主的。

这一下,这些商人都脸露惊慌害怕之色,纷纷交头接耳。陈伯康也在剩下这些人中,这是因为他的箱子被搜查了,还被当场查获两只手抢。

少佐得到报告之后直接来到他的面前,发现他非常年轻,有些惊讶,仍旧问道:你的什么人的,枪的是怎么的回事?

陈伯康没有回答他,而是脸带微笑的伸手向怀里摸去。这一动作让少佐和他旁边的士兵立刻叫了起来,士兵更是把枪咔哒一下上膛对着他。

陈伯康举起另一手,摸向怀里的手慢慢的伸出来,手指间夹着一个证件左右摇晃,示意自己没有恶意。

少佐也举起一只手示意手下的士兵不要动,伸手从他手中取过证件,慢慢的打开看。他的表情有些惊讶,看了证件上的照片又看本人,如此三番的对照了几次,又皱起了眉头,这个证件很难让他相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刺杀之归途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