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阁 > 网游小说 > 甲午亲王 > 第079章 朝堂论剑

第079章 朝堂论剑

上一章甲午亲王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三江阁在线收听!
正月十六,京师内城大街,一片银装素裹,而霭霭白雪上撒落的爆竹碎屑就如朵朵娇俏寒梅,点缀着这中华北方的酷冷寒冬。

昨晚热闹的元宵灯会,似乎并没有耗尽老少爷儿们的精力。天色刚蒙蒙亮,前门大街两侧的生意铺子便纷纷开张营业。

当然,他们并不是四九城中最早开始营生的人——如果说“上朝”对于皇帝和官员们,也算是营生的话。

在紫禁城中的太和大殿上,光绪帝与分列两侧的文武百官们都已经是各自就位,值朝的司礼太/监正以那难听的尖细嗓音高声鸣唱:“上——朝!”

这是“过年”后的第一次朝政。此时的光绪,正是雄心大发,壮志欲酬,遵守祖训,早起勤政自是兴致勃勃。

不过,对于载洵来说,这起的比公鸡还早的上朝却是一个苦差事,“大冷天的,还是大过年的,没事猫猫热被窝睡个懒觉,多好?非得一大帮子人聚在这大空屋子逗嘴吵架!”

尤其,这时的取暖设施还多是以火盆为主,堂堂帝国议政之金銮大殿亦是如此。可这火盆取暖,在较小的起居室内还算不错,到了空旷的大殿之中,再多的火盆亦是“徒费无益”。御寒效果着实有限不说,有时风大了,吹起了火星子,还得需要众大臣们跺脚而灭。

好在王爷老爹在这朝堂上混了几十年,额娘刘佳氏对于这方面的准备也是很有经验。知道儿子要去上朝,便早早给准备了厚底棉靴,还有穿起来臃肿不堪,但却很是暖和的棉裤棉衣。再在官服的里面衬上一层兽皮马褂,载洵感觉自己整个都胖了好几圈。

穿的时候,还蛮有些不情不愿,可到了太和殿上,方知“额娘真的俺的亲妈呀!”

呼着白气,与一帮老头子山呼万岁之后,载洵好整以暇的立于一旁,眯着眼睛听着各部官员上报奏章,逢有争端时还会情绪激昂的互喷一阵。

抬眼望望高台之上,龙椅之中的皇帝二哥,似乎对老头子们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虚话、废话也不太感兴趣,反而是将目光投向了神态各异的百官脸上,好像也想看看过了个年,大家伙儿都有些什么变化。

待至兄弟俩目光相遇,载洵正容,不管私下如何,这金銮大殿毕竟是个严肃的地方,代表了国家的最高权利,在这里嬉皮笑脸,若是被那些清流御史们看到,总是个麻烦事。

可让载洵有些意外的……他倒是正经了,偏偏光绪却是咧嘴一乐。

“情况不对,皇帝二哥这笑得有些邪性呀!像极了自己小时指挥扎哈和金二在弄堂里打架,揍完别人之后的表情。”

有些疑惑的目光再次投向外髹金漆、宝石镶嵌的平台之上,发现光绪早已经转过了头,再次关注起大殿中央针锋相对的两个老头身上。

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事务大臣,天下强军淮勇之首领,洋务运动公认之老大,更不要说在这个身形瘦削的老头身上,还有一连串的太子太保、英武殿大学士等名头,七十岁的李鸿章正值人生颠峰。

能在朝堂上成为他对手的,当然也不是寻常人物。

翁同龢,状元出身,同治、光绪两代帝师,以户部尚书之职,列身军机、协办大学士,是光绪帝亲政后最为倚重的大臣,同时,也是清流一派之领袖。

湘军老大曾国藩在世时,曾检举过翁同龢的哥哥翁同书,斥其在与捻军的交战时处置不当,纵容匪患。而那一纸措词激烈的劾书,正是出自李鸿章之手,“臣职分所在,理应纠参,不敢因翁同书门第鼎盛,瞻顾迁就。”

以退为进,锋芒内敛又暗藏杀机,这样的套路正是李鸿章之所最为擅长之事。逼得有心维护翁氏的太后和皇帝也无法为其说情,只得判了翁同书斩刑。

亦为帝师的翁父翁心存闻后气急身亡,太后遂以眷念师傅的名义,改判翁同书为充军新疆。但对于翁同龢来说,父死兄徙,好好的一个家,因为李鸿章的一纸弹劾变得如此凄凉,此等大仇怎能不报?

从此以后,翁同龢因仇而敌,凡是李鸿章赞同的,翁师傅皆反对。就连北洋水师添置新舰的奏折,也因为时任户部尚书的翁师傅的一力反对,而被搁置下来。

将家仇置于国恨之上,载洵对翁同龢的所作所为,并不认可。虽然,幼时伴皇帝二哥读书时,也曾聆听其教诲,翁同龢也算是载洵的老师。

但甲午之战,在国家面临危机的时候,翁师傅身为国之重臣,仍不能与李鸿章戮心同力,共抗外侮,反而是落井下石,大拖后腿,此等行为,实在令人不耻。

所以,即便是载洵与李中堂一直互为假想敌;即便是以翁师傅为首的清流,对于南洋船政大多抱以友善的态度,载洵也不屑与其为伍。

同为大学士,同为权势滔天的大人物,翁、李之战每次都引人关注,又令朝官们习以为常。翻来覆去就是那么点事,总结成一句便是:李中堂要钱办事,翁师傅就是不给,爱咋咋滴。

“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

李鸿章是安徽合肥人,人称李合肥,而大学士又通常被人称之为宰相。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甲午亲王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