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节

有声小说,三江阁在线收听!
是户部尚书林如海的嫡亲,收了贾家三姑娘做干亲也是不错的。

因为念着这个原因,这事便落到了探春的头上来。

贾家听了南安郡王府里传来的消息,倒是高兴了好一阵子,都说这枯木逢春果然是个好兆头。这不,贾家又多出个郡主来了。

王夫人把探春叫到荣禧堂谈话的时候,探春已然知道了自己雀屏中选了。只是在王夫人跟前,她多少收敛了一些情绪,对王夫人还是毕恭毕敬的。毕竟,她虽然将要有郡主的封号,她的生母和弟弟可都是捏在王夫人手上。只是盼着王夫人念在她为贾家锦上添花的份上,日后对赵姨娘和贾环好一些罢了。

王夫人倒是假意哭了一阵子,王府里的来传话的人已经说了,等选了吉日认了亲。探春便要搬到王府里去长住了,直至番邦来迎亲。这出嫁,自然也是在南安王府里出阁的,便是连探春的嫁妆。也不用贾府过问。

探春陪着王夫人抹了一会儿眼泪,直至王夫人打发她回园子里去了,她也不敢去赵姨娘去说说话。只能回了秋爽斋里,遣走了自己身边贴身伺候的丫鬟,躲在屋子里痛痛快快的哭了一场。

从此以后,她的命运也可以改写了。她不再是被嫡母捏在手里为自己获得利益的工具,也不用嫁到小门小户里庸庸碌碌的过一生。日后她的生死荣辱。但凭她的努力而已。

因为时间仓促,这个“吉日”便选在了三日之后。探春在贾府向王妃和太妃行了认亲礼,这才带着自己身边的两个大丫鬟,准备隔日搬到南安郡王府里。秋爽斋里一应用物自然是不用搬出去的,王府里早早便备下了。

对王夫人来说,探春是赵姨娘所出的庶女,但是对贾母而言,探春却是亲孙女。况且这亲孙女名义上还是她教养长大的。虽然南安郡王府提出嫁妆不用贾府过问,老太太到底是拉不下这个脸面。

贾家姑娘出阁,公中都是要出一份嫁妆的。各房再添上一份。因此贾母便跟王夫人商量,这嫁妆是不用置办了,只是把嫁妆折合成现银给了探春压箱底罢。

王夫人虽然心中不大情愿,只是贾母坚持如此,也没有办法,只能依着贾母的意思办了。

贾母想着探春是个心思聪颖的,日后必然是会有大造化,若是现在待她好些,也让她将来念着贾家的好。因此除了例行的嫁妆,贾母还私下给了探春两千两银子压箱底。

探春果然是感激涕零,与贾母说了许多贴心话。拜别贾政时又请贾政念在她远嫁,日后对贾环多用一分心。

都到这个节骨眼上了,众人自然是无不应下的。

探春搬到南安王府没几日,南安郡王果然向今上讨要了册封的圣旨。探春是要远嫁番邦和亲的,今上不仅封了她郡主。还赐了“合安”的封号。

只是虽然是与南安郡王府认了干亲,又代替南安郡王府的姑娘出嫁,探春却未曾入郡王府的族谱里,说到底还是贾家的姑娘。因此探春册封郡主,贾家众人都是与有荣焉。

黛玉是探春册封之后进宫谢恩那一日回的护国公府,刚回来便听人说起这件事情,倒是不觉得讶异。

赵渊便笑道:“之前南安郡王府打着李代桃僵的主意时,你就说这贾家的三姑娘必然是最后和亲的人选,如今可真是被你说中了。”

黛玉却不怎么笑地出来,探春和亲是必然的事情,她有野心,有手段,总比留在贾家被王夫人乱指亲的好。可是她恍然记得,探春远嫁前后,可是多事之秋。

“如今这样的多事之秋,三妹妹远嫁,也算是一件好事了。”想一想贾家最后的结局,若是探春未走这一步,将来也是寻不到好人家的。

“岳母还在庄子里住着,你却是执意要回了京里来。”赵渊见黛玉一脸怅然,便知道她心中有些不忍,便道,“若不然你跟着岳母在庄子里多住一些时日只可惜我明日便要销假去衙门里了,若不然还真是想在庄子里长住着。”

赵渊倒是想让黛玉留在庄子里,无奈黛玉一定要跟着回府。赵渊见劝阻无法,便听之任之了。

黛玉听了赵渊这婉转的劝话,但笑不语。

一叶落而知秋,即使白日里还是燥热的,但是清晨和夜里的风终是带上了一丝凉意。

旖哥儿自回到府里之后,就醒得特别早。赵渊自从升迁之后,便要开始上早朝,往往是天不亮便起身了,而旖哥儿醒得比赵渊还要早。

他醒了也不哭闹,只是一个人睁着眼在小床里躺着,直到赵渊起身看他时,见有人逗他这才出声。

黛玉又怕旖哥儿饿着了,只能就这旖哥儿的作息来调整。因为不想孩子与自己太过生分,旖哥儿的事情,黛玉多半事必躬亲,这才知道为人父母的辛苦。

这样一来,却不由得反复地想起了贾敏以及贾母。

只是贾家已经从里面烂到外面来了,早已经成了一个死局,不破不立。而贾家败落了之后,最后却还出来了一个贾兰。

她虽然改变不了贾家败落的轨迹,却可以帮扶着贾兰一把。她见贾兰的时候,贾兰年岁尚小,还未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