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阁 > 仙侠小说 > 从水浒开始修炼 > 第225章 一百零八将

第225章 一百零八将

上一章从水浒开始修炼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三江阁在线收听!
东京城中,宿元景带着王伦、宋江等人,回奏天子说:

“王伦、宋江等人,俱在新曹门外,听候圣旨。”

没听到朱武的名字,天子心中不悦,道:

“寡人久闻梁山泊以朱武为首,既已归降,为何没有来京?”

宿元景心中叫苦,却仍只得把实情告知天子,道:

“梁山泊有二十万兵马,又是草寇出身。”

“冒然宣朱武进京,恐会惊扰京城!”

万万没料到梁山泊竟有这么多人,天子大吃一惊,又有一些震怒,总算明白了宿元景为何没有让朱武来京,又询问道:

“二十万兵马,梁山泊哪来这么多人?”

“高俅出征之时,不是说梁山泊只有德殿谢恩,喜动龙颜,天子欲加官爵,敕令梁山泊众人来日受职。

王伦、宋江等谢恩,出朝回寨,不在话下。蔡京、童贯、杨戬等敌视梁山泊的奸臣,却是心下不喜。蔡京让人言说二十万人马消耗之大,童贯则让枢密院官上奏:

“新降之人,未效功劳,不可辄便加爵,可待日后征讨,建立功勋,量加官赏。”

“陛下可将梁山泊所部军马,原是京师有被陷之将,仍还本处;外路军兵,各归原所;其余人众,分作五路,山东、河北分调开去,此为上策。”

天子对梁山泊二十万兵马同样极为忧心,更不想为他们消耗钱粮耽误修建艮岳,听到其中有不少被俘朝廷兵马,次日便命御驾指挥使,直至营中口传圣旨,令梁山泊分开军马,各归原所。

王伦等梁山泊来京的头领听得,心中不悦,回道:

“我等投降朝廷,都不曾见些官爵,便要将俺弟兄等分遣调开。俺等众头领,生死相随,誓不相舍!”

“端的要如此,我们只得回梁山泊,继续替天行道。”

宋江急忙止住,遂用忠言恳求来使,烦乞善言回奏。

那指挥使回到朝廷,那里敢隐蔽,只得把上项所言,奏闻天子。

天子大惊,急宣枢密院官计议。枢密使童贯奏道:

“这厮们虽降,其心不改,终贻大患。”

“以臣愚意,不若陛下传旨,赚入京城,将梁山泊头领尽数剿除,然后分散他的军马,以绝国家之患。”

天子听罢,圣意沉吟未决。不期那御屏风后,转出一员大臣来喝住,正是殿前都太尉宿元景,便向殿前启奏道:

“陛下,梁山泊这伙好汉方始归降,众头领恩同手足、意若同胞。他们决不肯便拆散分开,虽死不舍相离。如何今又要害他众人性命?”

“此辈好汉,智勇非同小可。倘或闹将起来,朝廷如何收场?”

“如今辽国衰微,朝廷伐辽在即。以臣愚见,应当让梁山泊选练精兵,带着所属兵马,前去收复燕云。令此辈好汉建功,进用于国,实有便益。微臣不敢自专,乞请圣鉴。”

天子听罢宿元景所奏,也觉得梁山泊不可擅动,询问众官,俱言有理。天子大骂枢密院童贯等官:

“都是汝等谗佞之徒,误国之辈,妒贤嫉能,闭塞贤路,饰词矫情,坏尽朝廷大事!”

“姑恕情罪,免其追问。”

又询问宿元景等人,应该给梁山泊众人赐下何等官位,让他们为朝廷效力,前去收复燕云。

宿元景早有思虑,道:

“臣观梁山泊诸位,对官位并不重视。所看重者唯有钱粮,养活二十万大军。”

“朝廷当派人送去二十万人钱粮,然后再逐次减少,逼梁山泊精简兵马,减少麾下大军。”

天子闻言大喜,正要用此办法,却又想到二十万大军的消耗,一时有些犹疑,不愿拿出钱粮。

对天子的想法更加明白,童贯想起程万里寄来的一封信,又上奏道:

“臣从东平府知府程万里处得知,朱武为筹钱粮,时常劫掠地方。”

“不如仿前朝十节度例,封朱武为东平节度使,以东平府为梁山泊驻地,严令梁山泊不许劫掠四方。”

“以东平府的钱粮,断然不足以支撑二十万大军,朱武就不得不裁减兵马,削弱梁山力量。”

听到这个不需要朝廷钱粮的方法,天子顿时大喜,觉得这样既能安抚梁山泊,还能限制他们实力。

只是,宿元景听到之后,却是面色大变,急忙向天子道:

“不可!”

“若是这样,梁山泊与藩镇何异?”

“断不可为了节省钱粮,放任梁山泊成为藩镇!”

然而,天子此时想的就是节省钱粮修建艮岳,童贯也不想梁山泊和他麾下的兵马分军费,冷眼打量宿元景,童贯道:

“节度使只是虚职,东平府还有知府,只是给梁山泊做驻地,怎么会成为藩镇呢?”

“宿太尉这么急着让朝廷给梁山泊拨钱粮,是不是和梁山泊的关系,还有其它内情?”

气得直欲吐血,宿元景正要争辩,却听天子说道:

“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从水浒开始修炼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