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真一境到荣枯境,修者是个什么样子?>
身体上,仿佛回炉重造,步入一种新的天地循环,某种意义来讲,说是“再次投胎”也不为过。>
步入了真一境乃至完成了真一境的修者,俱都在一定程度上的返老还少,然后,可以长期辟谷,不再以水谷为主食。>
就比如许广陵在这三十六年间,除了在三木城的那几年里,在宗门的绝大多数时间,就没开过灶,早晚只是以豆汁儿和醉生为食(饮)。>
这不是他这个大宗师搞特殊。>
而是真一境修者本来就这个样子!>
譬如广清。>
又譬如后面晋入真一的太苍月、纪飞妍。>
那两小妮子更狠,很多时候,都是不食也不饮,只周期性地,如半月一月这样,才进用一次饮品,而且还多是和许广陵在一起的时候,当作休闲。>
为什么可以不食?>
因为身体已经基本“无垢”,身体从内到外的代谢处于一种极缓慢的状态,然后,无处不在的天地间的灵气作为能源补充。>
在这种情况下,正常而言,一年进食一次都是足够。>
为什么可以不饮?>
这和不食其实基本上是联系在一起的,还是因为身体已经基本“无垢”,内无消耗,然后,身体在本能控制下又能外少散失,身体中的水分消耗同样处于一种极缓慢的状态,所以可以隔很久才补充一次。>
大体而言,修行至此,也就是所谓的“不食五谷,啜风饮露”了。>
这其实不奇怪,也不值得骄傲。>
草木不就是类似于这个样子?>
只能说,修行到这一步,生命的“自主性”较为增强,对天地的直接依赖增加了,对天地间其它生命或者说生物的依赖却减少了。>
身体发生大变化。>
然后,修者的意识层面,也会自然而然地迎来大变化,那就是荣枯境的事情。>
也可以说从这个时候起,修者从修“身”转向修“心”。>
说是这样说,但其实,还是“身”作主导。>
特别是在如凌霄宗这样的大宗门中。>
含光殿,在许广陵正式步入荣枯境的次日,作为主讲,以及作为两个副讲,安守道和木心原及九妙子给许广陵详尽而整体地讲解了一遍荣枯境,顺便又简单概括了一下更后面的生死境。>
“识得荣枯是枯荣,此是荣枯第一功。”>
“枯荣亦走向荣枯,不与天下草木殊。”>
“草木凋谢有来年,全赖根系作周旋。”>
“广陵,荣枯境乃至于生死境的整体修行,基本就是这个样子。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没有?”>
一番整体讲述后,用三句话来作最后解释和定调,安守道如此这般地对许广陵说道。>
而他的这三句总结之所以有点像诗句,和许广陵还有一点关系,那就是在和三位大佬的相处中,修行交流过程中,他有时会作这样的句子,三位大佬觉得还挺有意思的,有时便也用上那么一下。>
就如此刻,以地仙境大佬对于修行的理解,底下的境界层次,还不是随便概括。>
用什么语言、什么句式都一样。>
“弟子全然明晰,暂时来说,没有任何不明白的。”>
许广陵道。>
他的这个“暂时来说”很是严谨,严谨到三位大佬俱都面带微笑地点了点头,然后安守道又道:“广陵,对于后面两境的修行,你有什么想法没有?”>
我有什么想法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或者说宗门有什么想法。>
而且,你这个问话,也不是问我有什么想法。>
我的最应该的回答,就是没有。>
“弟子能有什么想法,师尊和两位老师的安排,便是最好的也是最合理的安排,弟子只需要一切尽听从吩咐就是了。”许广陵笑道。>
他这可不是死不要脸的奉承。>
这是实话。>
对方一是地仙,二是宗门培养体系的执掌者,对自己门下才是人阶境的小弟子,还有不安排得妥妥帖帖的?>
而且,他进入这个世界的顶级宗门本来就是为的学习,连它山之石都可以攻玉,更何况,这本来就是一座宝山!>
许广陵要是师心自用,那才是这些年饮料喝多了,脑子进水了呢。>
入宝山而空还,那不得把自己手给剁了?>
“那好。”安守道点点头,“那你准备一下,去和家人道个别什么的。过些时间,宗门会安排你和广涵、广如三人一起,进入一个秘境,以完成你们后面的荣枯境乃至生死境的修行。”>
哦,秘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