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阁 > 科幻小说 > 浦江东 > 第186章 众怒

第186章 众怒

上一章浦江东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三江阁在线收听!
听到声音,小毛和堂哥丢下手里的席子,就往洗手池方向跑。

王国贤和王国良也放下酒杯,和几个老乡站起来。

跑过去一看,只见有一个戴着“蛤蟆镜”的五十岁左右男人一手拿着酒瓶,明显有些喝醉,堵住伯母和堂妹的去路,摇摇晃晃的在说着什么。

小毛刚想要冲过去,堂哥把他拦住了,轻声说:“再等等。看看情况找好机会再上去。”

咦,少了一段!喜欢请大家收藏:(.zhaishuyuan.)斋书苑更新速度最快。

82年的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加快,令国人的视野更加开阔。当时,好奇的国人,最大的兴趣,就是探寻外面的世界。

这一年,有一部日本电视连续剧《血疑》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片中,三浦友和与山口百惠,这对金童玉女演绎了一个传奇的爱情神话。《血疑》的播出,使山口百惠成为中国的超级偶像,大街小巷,“幸子衫”、“幸子头”、以及“光夫衫”、“大岛茂包”充斥,电视对大众文化的影响,世无前例。

靠,又少了一段!斋书苑 .zhaishuyuan.,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看见有人围过来,浓妆的“幸子衫”女人加大语气,大声说道:“大家来评评理好了。我们要去上卫生间,这两个女人就堵在路上洗碗,不让我们进去。大家来说说,她们母女俩到底哪能意思?”

“那就让大家都评评理好了。我们刚好在这里的水池洗碗,这两个人走过来,说是我们挡了她们的道,竟然开口就说让我们滚一边去。”伯母一点不示弱,手里拿着还没洗干净的碗筷辩解道。

“幸子衫”说道:“你们挡路了,晓得伐?你们洗碗的辰光,胳膊肘就不能放下来?!”

“大路朝天,各走一边。这么宽的过道,三个人都好并排走的,你们会走不过去?”伯母指指地面,反问道。

日,没法看了又少了段!一秒钟记住,斋书苑(.zhaishuyuan.)。

“幸子衫”强词夺理,说:“你个小娘比非要这样两只手都顶着?小小年纪一点礼貌都不懂……”

“你骂谁?你嘴巴放干净一点,我警告你。”伯母拉过来女儿,质问道。

接下来更离谱的事情发生了。

见说理说不过,“幸子衫”女人说:“我告诉你哦。这是从上海开出来的客船。上海是大城市,要文明!都是被你这样的人给糟蹋了,晓得伐?不要以为来过上海就是……”

接着,这女人巴拉巴拉、口若悬河洋洋洒洒几百字竟然不带喘气的,还不时夹杂起了上海话。

一开始没有搭腔。直到这个“幸子衫”女人终于说完,伯母也被说的火起,大声回怼:“你是什么上海人!还动不动就上海,唧唧歪歪道理一套一套的。上海就是被你这种人给破坏了的……”

“什么东西,敢这么明目张胆说我们上海人?”消沉了一会儿的“蛤蟆镜”男人这会儿好像突然间来劲了,一只手指着伯母,用上海话断断续续地说道,“两只苏北狗,也敢挡住老子的去路。”

一向眼睛里揉不进沙子、最恨仗势欺人的伯母听到这句话,当然不干了,冷声讥笑道:“你又是什么东西,大尾巴鱼也敢冒充上海人?”

“蛤蟆镜”男人显然被激怒,抬头大声吼道:“你们都是苏北狗。好狗不挡大路,晓得伐?”

实际上,到这里也还还好。一般情况下,上海人吵架相写,大多就是比谁嗓门大,然后嗓门越大的好像最后就赢了。

上海人吵架动嘴不动手,其实是有原因的。

路上碰到有吵架,总能看到有人喊来老娘舅(警察),老娘舅上来第一句话就是谁先动手的。于是,先动手的就算有理也变成没理了,久而久之,上海人都养成了不先动手的习惯。

伯母正要回怼,这时候围观的人看不下去,开始七嘴八舌地先说话了:……

有人笑话道:“兄弟,你也不是正宗的上海人嘛。听你腔调,应该是奉贤奉城那边的乡下人吧?”

“对了,还有你这个小娘比,一口的东台音,不要以为我们听不出来,帮帮忙好伐?“

“何苦来哉,都是苏北人,你还自己人瞧不起自己人了?”

”船上那么挤,还这样要求别人,而且得力不饶人,说起来没完没了,实在少见哦。”

也有人看出了门道,但是不怕把事情弄大,讥笑道:“兄弟,这船上有好多苏北人的,你说我们都是苏北狗,就不怕吃生活?”

“我们警告你,不要嘴巴里喷粪,说我们苏北人如何如何,当心点,晓得伐?”

“小怂,瞎头闭眼的东西,嗲嗲让你眼泪巴沙回去。”这是盐城话。

“牙大六痴,只习大罐子。”这是滨海话。

“七蛮八呔,这个妨人狗子神气哩!”这是东台话。

“血不归精的枪匹!”这是泰兴话。

……

“打死这个乡下人。”有人突然间再后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浦江东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