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阁 > 仙侠小说 > 剑霜 > 风起髻霞 第一百九十一章 慧平主持的往事

风起髻霞 第一百九十一章 慧平主持的往事

上一章剑霜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三江阁在线收听!
少侠。”慧平僧人将白云从飘忽的思绪中拉了回来。

白云回过神后,急忙转过身问道“大师无碍吧?”

“阿弥陀佛。”慧平僧人摇了摇头道“无碍,只是想不到木如山上竟还有天龙会余孽未清扫干净,有些讶然罢了,倒是少侠你中了那黑衣人一掌,可有大碍?”

白云淡淡地摇了摇头,神情恍惚地喃喃道“不是天龙会的人。”

“少侠,你喃喃细语地说什么?”灰袍老僧问道。

白云平复了心绪,支吾其词道“没没什么,我也只是讶然罢了。”

慧平老僧望了眼林荫深处,目光晦涩不明“少侠,适才那黑衣人一掌拍中你胸口时,你身上浮掠而过的佛光可出自大般若心经?”

白云目光略有滞碍,深深吸了一口气,没有打算再隐瞒下去,坦然说道“不错,正是大般若心经。”

“阿弥陀佛。”慧平老僧郑重肃穆地说道“少侠,你可知佛道双修犯了宗门规条的大忌讳?”

当初那位如来下席的灰衣老僧,摇摇晃晃地走上万佛坪,除了嘱咐法愚那番话之外,还告诉法愚定要替他保守这一秘密,所以慧平僧人根本不知眼前的少年乃是李静溪的徒儿。

白云自知事态严重,佛道双修一事一旦传开,无论是髻霞山还是木如寺,都绝不会容忍窥觊彼此宗门武学的忤逆之徒,况且他修习的还是木如寺的独门心法大般若心经,当下默默地低下头不发一言。

慧平僧人无追责到底之意,他只是想理清当中的来龙去脉,眼前的少年既然能有大般若心经的口诀,他对此多多少少能猜出一些缘由,目中隐隐泛光问道“阿弥陀佛,大般若心经乃木如寺独门心法,素来不外传,也就只有历代主持能修习,究竟是何人授予你这套心法?”

沉默良久。

白云缓缓开口说道“我师父。”

慧平主持不语,静候下文。

法愚微微收缩那双清澈的眸子,有条不絮地拨弄着手中的佛珠。

白云苦笑道“我自幼在大辽北嗍长大,在遭遇巨变拜入髻霞山前,曾是一位灰衣僧人门下的俗家弟子,也幸好遇上了这位对我恩重如山的师父,我才不至于饿死街头,他无论是穿着还是身形都与主持你有七八分相似,枯瘦如竹,平淡若水,他在留给我的一条佛珠里藏下了这门心法的口诀,至于他到底与木如寺有和何关系,又为何有大般若心经的口诀,我一直都在苦思冥想寻思答案,但一切终究是如烟缥缈的凭空捏想,无从深究。再后来我在下江南的途中遇见了法愚,才生出了我那位隐姓埋名的师父,或许是木如寺僧人的这一想法。”

慧平主持静若止水的双目中,竟出奇地有光芒

四射,他平静地说道“少侠,你那位师父可有法号?”

白云摇头说道“我只知师父是为了远遁江湖,才到北嗍避世隐居,他也从未跟我们提起过他的法号。”

慧平主持陷入了沉思。

白云想了想又说道“我那位师父虽没有法号,却有个出家前的俗家名字。”

慧平主持的目光无端生涟道“俗家名字?”

白云点了点头,语气暗淡了些许“李静溪。”

一个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名字,却尤胜清风沐耳。

当今天下第一佛陀木讷呆滞,苍白的嘴唇和挽着佛珠的手微微颤抖。

“阿弥陀佛。”慧平僧人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翻滚的潮涌,褶皱的眼角闪烁着朝露般的碎光,哽咽道“师兄,原来你去了北嗍。”

白云如坠云雾,思绪如湖边摆柳横生三千烦恼丝,剪不断理不清。

慧平僧人嘴角微微上扬,眼角的碎光不再那么明显“他如今身在何处?”

白云神色大变,苶然地转过头“师父他已经去往极乐净土了。”

嘀嗒嘀嗒慧平僧人如雷轰顶,挽佛珠的手心不自觉地松开,佛珠没有一丝预兆地落在石阶上,一串联通的佛珠松霎时散成一颗颗珠子,顺着石阶如断线珠帘散落而下。

回想当年,慧平僧人不过是年龄五六岁的天真稚童,初上木如寺便要断去七情六欲,不能再与木如山下的凡尘俗世有半点交集,慧平僧人只好日夜躲在被窝里头,埋头痛哭喊爹想娘,寺中的长老或年龄与慧平僧人相仿的僧童都是摇头苦叹,拿慧平僧人一点办法也没有,凡是上木如寺剃度出家远遁红尘的僧人,哪个不是已看破了俗尘才舍得山下的花花世界,无欲无求上山出家,倘若心里头还心存俗世之念,又哪里能六根清净一心向佛,更莫要说静心修身修得佛法大道,即放不下山下又何必上山呢?能被选中上山的稚幼僧童,一般来说慧根不会差到哪里去,一点即通,而在他们拜入佛门之前负责剃度烧戒疤的长老,会再问这些立志向佛的孩童一次,是否当真决定断去七情六欲一心向佛。

何为七情六欲?

喜、怒、忧、思、悲、恐、惊,连成龄之人犹是难以放下,又何况是心境童真无邪的孩童,一些心志弥坚的孩童大多都会斩钉截铁地回答长老的问题,木如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剑霜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