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阁 > 网游小说 > 鉴玉师 > 第四章 曾祖遗书

第四章 曾祖遗书

上一章鉴玉师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三江阁在线收听!


人人小说欢迎您的光临,请记住本站地址:agxs.net,手机阅读m.agxs.net,以便随时阅读小说《》最新章节...

喇嘛们把坛子交给申远之后并未查看里面的东西,送申远离开之后便开始在塔前做法事了。申远独自一个人回到僧舍后把坛子里面的东西全部取了出来、、、一封厚厚的信,一只木头印章、一本古旧的书册,没了。

申远颤抖着手捏着那封信,封皮上用墨笔留着一些繁体字:鉴玉师启---七十一、、、是申远的太爷爷!

仔细读了两遍,申远只觉得整个人如在梦中一般。太爷爷当年似乎已经知道自己无法回来取走这对扳指了,而且对自己这一脉鉴玉师的传承也有着极大的危机感。借着世外古寺的隐秘和三座镇魔塔的威严、在这坛子里暗中留下了门中的不少隐秘和半部传承秘册。至此申远才明白、为什么从申远的爷爷到他这里反复研究了无数次、换了无数的方法都看不明白的家传册子到底是怎么回事。

原来太爷爷早就将秘册一分为二、不是简单的拆解,而是逐句的打乱拆分。按照一定的规律、才能一点点的复原回去。信很长,似乎太爷爷知道到了申远这一代、鉴玉师的传承就已经出现了空白。事实也确实如此,爷爷一辈兄弟二人没有一个觉醒鉴玉师的本能。太爷爷又早早的消失无踪、兄弟两个所知有限,申远的大爷爷又过世较早。至此、残缺的传承勉勉强强的一直传到了申远的手中。至今日、方显露一丝真面目。

信中叙述、鉴玉师的传承极为悠久,可上搠至太古时代。医、巫、卜三者合而为一的时代!当华夏先民开始使用玉石为祭品沟通上苍、神明的时候,主持仪式的大巫、祭司。就已经算的上是鉴玉师的始祖了。之后、华夏大地上风云激荡,历经无数隐秘的磨难,巫门鉴玉师一脉断断续续的一直在延续传承。数次分崩离析、再重新立下道统。涅槃重生、、、鉴玉师传承的显宗一脉在诸道门、百家之中皆有传承者,以一海纳百川之势、大象无形的隐布在朝野之中百家之内。精通礼器祭祀、祈福安邦,甚至有定国势改命局的通天手段!然而显宗一脉却在汉末彻底消失不见。而申远一系、是唐末时期勉强传下的隐宗一脉。族中主脉天赋传承、余脉拱卫,其千年间也是浮浮沉沉。但顽强的一直生存了下来。信中、太爷爷郑重的传下门规:一、不干国势。二、不扰天道。三、不伤天和。四、不主兵戈。五、不改命局。六、问心行善。

林林总总、申远的太爷爷在二十多岁时留下的这封信,就像是在嘱托后事一般。对打开坛子的后人谆谆教导,另外还交代了自己很多行走天下的见闻。各个隐秘传承、门派的简介。最后、交代后人,鉴玉师的拱卫旁支、如已烟消云散,不可强行寻找。后人行走世间当持守本心、维系传承,不可深究天道、、、

思索良久、申远放下信,贴身收好了半本秘册。又拿起了那枚黑中泛红的木印。印章是个长方体、顶部雕着一头卧着的青牛。斑斑驳驳的皮壳及其厚重、几乎看不出木质来。底部刻着的应该是道家的符令,玄奥繁杂、申远并不认得。仔细辨认了半天、申远觉得这应该就是一件道教的法器。很有可能是雷击枣木雕刻的、最顶级的木质法器则很有可能是千年的雷击枣木所刻!由道门宗师泰斗一般的存在灌输符咒加持法力、是道门的传承至宝,及其珍贵。太爷爷在信中嘱咐后人要收藏好木印、并言明:木印共有三方、出自蜀中青城山道门一脉。三印除却镇妖驱邪可为法阵阵眼等妙用外,分别有安心定魂、驱邪护灵、雷光斩邪三种神通!此方木印为驱邪护灵法印、也称青牛印。后人要妥善收藏、待机缘到时携印寻蜀中青城山道统拜访,可求取另外两方灵印,也可将此印归还。一切自看机缘、不可强求、、、

“白白还给人家?太爷爷好容易留下点好东西,鬼才会还!留着镇宅辟邪也好。实在不行找龙虎山崂山的道门传承卖个好价钱也不错。”申远自言自语的嘟囔着,把印直接揣进了登山服的内兜里。

黄昏时分、后山的喇嘛们结束了繁复庄严地法事,回到了寺中。丹增大喇嘛邀申远去僧舍一起用餐,申远欣然前往。

还是坐在高蒲团上,只是面前多了一个高脚的小桌子。摆着几样食物。必不可少的酥油茶、糌粑团子、炸制的几样面食,申远的桌子上还有一碗糖拌西红柿!丹增大喇嘛笑吟吟的对申远说:“寺里饮食粗陋、不要见怪。这红果子还是阿旺特意送来给你的呢!”

“多谢大师款待了。”申远嘴上客气,心里却有点腹诽:都说喇嘛不忌荤腥、这招待客人也没什么烤全羊烧牛肉什么的硬菜端上来、、、

“呵呵、申先生,我也随着早年寺里对令祖的称呼这么叫你吧!”丹增大喇嘛说道。

“不敢当!不敢当!大师还是叫我一声小申吧!先生两个字万万叫不得。”申远吓了一跳,如此德高望重的大喇嘛称他一声先生,的确让他有点面红耳赤的感觉。

丹增大喇嘛却轻轻摇了摇头,说道:“令祖与你的列代先祖行走天下、以玉入道,多行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鉴玉师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