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阁 > 军史小说 > 农业中华 > 第二十五章 湖北靖国军

第二十五章 湖北靖国军

上一章农业中华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三江阁在线收听!
十二月,石星川通电响应孙中山护法运动,宣布荆州自主。改湖北第1师为湖北靖第1军,中央第9师师兼襄郧镇守使黎天才和前湖北第3师师王安澜随之宣布自主,组成湖北靖第2、3两军。由于张春的牵制,他们的实力受损,待确定张春的意向后采取行动后,已经比历史上整整晚了一年。

张春给孙中山回电说:我早就宣布地方自治,无须再独立。不过同意将部队组成湖北靖第4军。此时正是南北议和的关键期,所以孙中山大喜过望。

黎天才与石星川联军攻取了宜昌。张春的第四军负责守住后路,阻止武汉孙传芳增援宜昌。

但是实际上除了黎天才等极少数,大多数人并没有多少准备,也没准备真打。

北洋军南征第一路军吴佩孚和王占元、江上游警备总司令吴光新联手进攻靖,石星川兵败溃退,向北洋军求和,部队解散,人也跑到了汉口,黎天才等部败走鄂西南、川东,不过这部分却保住了大部分实力。

吴佩孚占领襄阳和荆门。

由于孙传芳态度,作为第四军的沙洋一片平静。顾明在接收石星川的溃兵,周荣则瞄着荆门。

一月十六日,曹锟第一路军作为吴佩孚援军的炮团被周荣伏击,在极端的时间被火箭炮覆盖。所有的火炮和炮弹全被炸毁,前去增援的一个营也全军覆没。

周荣横扫荆门漳河以北,直接把吴佩孚在荆州的三个团的退路切断了。

顾明和张霖越不断地伏击和偷袭让吴佩孚的三个团苦不堪言。

吴佩孚一看对手攻击的方式就知道完了。因为他遇见的是完全不同的攻击方式,枪法准。善于隐藏,并不急于冲锋。火力强大,配合严密。特别是对手枪支的射程比自己远多了,自己的部队只能被动挨打。眼看着自己的防守据点被一个个不紧不慢的拔掉,失去了炮兵庇护的吴佩孚只能命令部队渡河向孙传芳靠拢。但是三个团仅仅撤出了一个团。不过他的部队败而不溃,还是相当有本事。

吴佩孚对对手奇怪的,能够被一个士兵背着走的炮非常震惊。这种炮射程不如克虏伯炮,但是它能够在短时间集中火力,给一些火力支撑点毁灭性的打击。对方的指挥员对于这种火力点判断的准确性高得惊人。所以这仗简直没法打。

周荣和顾明突袭从宜昌增援荆门的吴广新两个团,吴广新的部队和吴佩孚的部队相比差多了。基本上一触即溃。直接逃回了襄樊,连宜城都不守了。

王占元、曹锟大为恐慌。但是孙传芳说,张春虽然兵精,但是人少,一下子吃不掉那么多地方。还是应该以笼络为主。

由于安陆和汉川的孙传芳一直没有动,所以张春也就停在了荆门,并不阻止曹锟南下湖南。

民国八年一月末,王占元派孙传芳前来议和,张春答应停战。议和两个字却不肯讲。说大家好好过一个春节。并对孙传芳说,北洋必然失败,不如南北议和。王占元将苏赣鄂联合条件密告南军,总统冯国璋武力统一的计划受挫。北军第二师师王金镜战败。余部被王占元接管。受到南军和张春的威胁,急于增强实力的王占元答应日本在武汉扩大租界,与日本泰平公司订购军械合同。

由于王占元主和。孙中山又得了好处,所以没有催促张春做出攻击行动。

二月。南北议和正式在上海进行。

湖北暂时平静了下来。只是南北军都有一些小动作,和谈成功的可能性很小。

刘英让各部队开始整编。两年的战斗使部队扩大了三倍,达到了近六千人。所以筹备组建第二师。顾明为一师师,周荣为参谋。下辖三个团。也就是说在一团二团之外,再组编一个团。第二师实际上是一个守备师,师陈继祖,参谋张霖越,也是再准备组编一个团。

不过陈继祖只是暂时的,他被李大钊看中,要在政府部门工作。由于干部缺乏,很多士兵都只有一两年的战斗经验,过快的升职对他们也不好。老兵都升职到了连排级。张天,张明和赵定刚这批人已经到了团职。刘英的作战处抽调的也是这批人,有经验的老兵就一下子抽空了。所以实际组编工作比较缓慢。

为此李大钊建议成立组织部,分为地方和军队两部分,专门考察和任命干部。不过组织部在军队里如何存在,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刘英不同意在战斗序列中再弄一套行政系统,因为这会使军队非战斗人员膨胀。

李大钊在社会主义研究所的基础上成立一个小组,暂时只有六个人:李大钊、陈庆同、郭华、张春、董必武和刘英。张春为组。不过实际工作是李大钊和陈庆同主持。编制的第一本书就是《新民主主义论》,主编是郭华和李大钊。选择的都是张春以及生们对于民主定义的实践和论述。正因为这样,才没有引起蔡元培和梁启超他们的反感。

由于地盘扩张太快,军队和地方的控制都在减弱。

所以春节过后,地方和部队都在整训。生和军人分赴各地,老区里面,开始进行干部选拔,尽快成立地方政府。农民夜校每天都在讲课、扫盲。荆州荆门里除了执行土地约法,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农业中华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