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阁 > 军史小说 > 北宋小商户 > 第337章 王大老板

第337章 王大老板

上一章北宋小商户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三江阁在线收听!
参观了钱庄之后,王浩又让王大富带着,去他那瓷器工坊走了一趟。

自从上回从故临城回来之后,从大司农口中得知,这市舶司今后将会在沿海各地依次设立这个消息之后。

王大富王大贵两兄弟就决定不再做倒买倒卖的生意了,而是决定自己开工坊,自己购船跑海贸,自产自销,独立经营。

就像大司农说的那样,商贾若是想要有一个更长足的发展,必须由一个倒爷,向一位企业家的形象转变。

不但要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品牌是什么?品牌其实就是一朵花。

大司农说了,只要在自家工坊里出产的每一只碗底都印上这朵花,就是有了属于自己的品牌了。

以后,不管是在哪里,人们只要看到这朵花,就能知道他们姑苏王家,所以说,品牌也是面子。

就像大司农说的,既然是面子,那就得竭力的维护,不光要维护自家产品的面子,也要维护生产销售这些产品的工人的面子。

不论到哪里,凡是姑苏王家出去的掌柜大掌柜,伙计小伙计,都要有一个良好的形象,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让自家的品牌升值。

所以品牌又是形象,有了更好的形象,才能卖出更好的价钱,要让买家知道,只要是印有王记小花的瓷器,那就精品。

久而久之,那朵小花就会变得非常值钱,甚至可能会超过商品本身的价格,买家也会渐渐的默认这朵小花,直到最后,即便是相同质量的两个瓷碗,只是因为其中一只碗的上面印了一朵小花,就能比没有印小花的那只瓷碗卖出一倍甚至几倍的价钱。

当初大司农为众商家讲述这品牌效应的时候,众人可都是听得倒吸凉气的。

想不到自己在商海沉浮数十年,直到那时才发现,原来之前的生意经是那样的肤浅。

当人们还在为家里多挖了一个藏钱的地窖而沾沾自喜的时候,大司农已经在打造一艘无形资产的巨舰了。

商贾讨论会上,大司农不但详细论述了如何创造财富,更是着重地讲解了如何守住财富。

创业容易守业难,这也是千百年众多商贾所面临的一个最嘴严峻的问题。

古语有云:富不过三代,沧海桑田,有多少活生生的例子始终一丝不苟地执行着这一条千年不变的铁律。

有多少曾几何时富甲一方的巨商,仅仅两三代人光景,就把家中如山一般的家财挥霍一空。

这个问题,也是王老板如今所面临的困境,被养成纨绔的长子,毫无疑问,这家业要是交到他手中,不用说三代,两代不到就能被他给败得干干净净。

所以王老板才有一狠心,想把两个幼子送去义学深造的想法,并且委婉地表示,如果可以,最好把他那大儿子也一并带去义学治治。

他那大儿子,虽然早在很多年以前就已经彻底的放弃了治疗,但一想到义学里可能有猛药,因此又有了一种想再抢救一下的冲动。

不指望能彻底根治,只盼望稍微能有点人样就行。

把只有十来岁的孩子,送去千里之外的京城义学,今后一年都见不了几次面,这对为人父为人母之人而言,是何等无奈的事情。

但是没办法呀,老子一大把年纪了,还划着个破船远行万里去打拼家业,这来之不易的家财,怎么眼睁睁地看着被子孙随便的挥霍掉。

看得出来,这王大富那半头白发,多半就是因为那个一不小心养出的逆子而白的。

当即再次表示教育子女的问题,就包在义学身上了,不过至于他那个大儿子,送去义学肯定是不现实的。

听他的意思,那王大公子已经在纨绔的路上狂奔了,应该也没有可能改造成像义学青年团中那样,一心为义学的教育事业奋斗的新青年了。

不能把那样的人塞到义学体系中去,一粒老鼠屎,肯定是要坏掉一整锅粥的。

倒是可以带在身边,然后找个机会扔到国外去,让他去祸害友邦比较合适。

在去城外瓷器工坊的路上,王大富没浪费一丁点向大司农取经的时间,把这些天来苦思冥想想到的各个问题,一一说道出来向大司农请教。

如今的他只有一个想法,趁着自己还能折腾个一二十年,用全部的心血为子孙搭出一个坚实的架子,努力把那朵花的名气给打出来。

他相信,只要义学能把他那两儿子教出个人样,把这份家业守上一百年,还是可以预期的。

也因如此,王大富心中已经暗暗打定主意,以后要立一条家训,凡事要继承家业的子孙,必须去五里坡义学拿到一份合格的结业证书。

王浩也不藏私,这个王大富,与自己一样,也是个想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

成就事业与努力赚钱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概念。

要赚点钱,然后过上丰衣足食的安稳日子,对王大富这样的商贾而言,其实已经很容易了。

但要成就一份事业,那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了,成就事业或许能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北宋小商户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