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阁 > 都市小说 > 三国之凉人崛起 > 第七十七章 贤师大限

第七十七章 贤师大限

上一章三国之凉人崛起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三江阁在线收听!
威震天下的凉州老将,弘农王刘辩的岳丈,凉国大姓关西华氏,震慑宵小之辈的潼关守将……华氏一族,连同潼关之内的八千精兵,共没于今日。{他单单是凭着一腔热血想要为独子复仇,只为出一口胸中怨气?

裴绾不知道,但他在战报中是这样写的,无论华雄当时是怎么想的,他并不在乎。

他在乎的是华氏一族,这个泯灭在此次潼关大战中的新兴豪族,华氏一族没留下什么香火,硬要说的话或许将来弘农王会给华野过继一个外姓儿子,但那个几率也不大。很可能这一支凉州人最早冲出陇关立命的名族便再都不会存在……想到这些,裴绾提着狼毫的手,便觉得非常沉重。

人之所求,不过生前身后,对死去的人而言,他们仅仅在乎的是身后的名声。

当然或许他们还有很多舍不得,但那些都已伴随**的消亡而不复存在,陪伴他们的,只有历史能够隽永。

而他是唯一一个够资格写这一封战报的人,直达天听,传送凉王当面,为凉国史官所记录。

裴绾很清楚,这场战斗造成如今这个结果,华氏父子是有责任在内的,即便他不说,凉王帐下那些专研军事的将军也会在凉王宫中提出不同的看法。故而,裴绾在战报中并未有太多美化,仅仅是就事论事将事实记录一遍,不过对于华氏父子的勇烈,与华野至死喊出的那句‘不投降’,记录下来。

他所能帮华氏父子的,也仅仅这么多了。如若他们在天有灵,大概也不会死不瞑目了吧。

潼关没丢,名声没堕。

第二日,严阵以待的潼关派出十余骑直奔汉军阵中,以使节身份索要华氏父子尸首,同时派人在城下打扫战场,把阵亡将士的尸首收回关内,择选地方统一焚烧。

其实裴绾是个内政型人才,并不适合统帅军队,他的军事才能称不上突出,也仅仅不过是中规中矩,就连这守关也是一样,这与华雄任守将时的风格截然不同,跟随兵马同至的,还有数以千斤计的火油、强弩、床弩。

这可都是正经八百的死守利器!

裴绾为潼关打定了主意,他执掌了关防便要死守不出,有这一座雄关天险在手,只要他不冲动,四万兵马在这边驻守着,就是来上十万人也白搭,他能凭借三辅的粮物产出拖死任何敌人!

姓裴的虽然年轻,可他在三辅主政一方,尽管官职仅仅是个左冯翎,但有着凉王小舅子这层身份,三辅着一亩三分地凡是遇到什么大事,三个太守一碰面多数时候由着他一言而决!更别说,他有多少陇都院的同舍生任职各地,遇上问题快马加鞭两日不到就出结果。

论及三辅的物力,天底下就算是河南尹也别想争出高下来!

或许对于军事,他不没有那么得心应手,可死守总是会的。至于号令协调,凉州院每年向军中输送那么多英才可不是让他干吃饭的。

本来裴绾是想在他援军一到,他接手防务,让华雄与华野父子伺机而动,挑一个夜黑风高的时辰率军出关,或是由三辅渡口经由洛水绕到敌军后方突袭,凭这对猛将父子定然能闯出不俗的战绩,他只需要保住潼关不失就是大功一件,待到天下尘埃落定,料不及也能赚个州牧加乡侯的身份。

现在就不同了,外无战将援手立功,单凭他驻守潼关,只怕弄不到那么多的功勋。

不过殷鉴不远,兄长贪功启徐州战端的死就在前面,他又怎能让自己犯下同样的错误,只要能保下潼关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要是丢了潼关……嘿嘿,莫说功劳,到时候只怕连罪责都有不少!

汉军那边的将领倒也还算仗义,给华氏父子带着棺材送了回来,并言明汉军与叛军并非一伙,希望凉王不要误会,另附上丞相曹操的亲笔信欲传至凉王。

裴绾自是全部应允,接着便进入了相对和平的停战,不过双方兵马都是严阵以待的。

裴绾怕汉军再来一次突然袭击,汉军怕凉国翻脸不认人。

说白了,这个时候凉国死了守关大将,朝廷也丢了万余尸首,谁心里都不舒服。

很明显洛阳那位曹丞相也是下了苦功夫的,不过一昼一夜的时间,还不知道探马哨骑要在潼关到洛阳这段路上跑的多快曾能一个来回将攻关失败的消息传回去,又带着安抚马越的亲笔信跑回来。

这种时候,谁不紧张那是狗屁!

无论如何,裴绾在三日之内便完成了对阵亡将士尸首的焚烧,只不过无法赶制出足够数量的骨灰,只能由兵马先护送华氏父子的尸首先回陇都。

当马越见到华雄父子的棺材时,其实他已经知道这个消息很长时间了。

就在裴绾初接潼关关防印信时,便已派遣轻骑携口信直奔千里路途,把潼关守将双双葬身关下的消息传了回去。

只不过那时,马越还对这场战斗的过程了解地没有那么透彻,近日以来,他始终在忙着另一件事情,将国中大权尽数交接在代国相裴茂与崔均、顾雍、姜维几名青年英杰的副手身上。

能让他腾出手放下与天下为战的大事,这样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三国之凉人崛起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