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阁 > 都市小说 > 香江1985之再创世纪 > 第五十八章 科学预言小说

第五十八章 科学预言小说

上一章香江1985之再创世纪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三江阁在线收听!
“实话说,《三体》写得确实不错,一笔一势,煞有介事。里面提到不少科学观念,让我耳目一新。”

原本时空中,大刘要到2006年才开始动笔写《三体》系列小说,并以连载的方式发表于《科幻世界》杂志。作为一本“硬核”科幻小说代表作,书中自然少不了大量科学技术名词以及细节描述。

科幻小说,顾名思义,包括科学和幻想两个组成部分。《三体》三部曲中涉及的科学技术,特别是《黑暗森林》和《死神永生》中提到的科技,很多是大刘自己的创造构想。比如“维度打击”、“曲率驱动飞船”、“宇宙背景伪振荡”这些概念,就属于科幻小说中“幻想”的部分。很华丽,很高端,很唬人。对于普通读者而言,这些超现实的异次元科技,可能有莫大吸引力。但对真正具有相关专业知识背景的高端群体,则只能一笑而过。

除去大刘幻想的部分,《三体》系列中涉及的大量科技,是在二十年后的现实生活中,已经存在的技术。比如纳米技术、电脑联网游戏、量子通信技术等等。对于二十年后的读者而言,这些技术名词有些已经走进现实生活,有些经常见诸报端耳熟能详。

以纳米技术为例,这是七十年代刚刚兴起的科学概念。1974年,日本科学家谷口纪男第一次使用“纳米技术”这一名词。1981年,科学家发明“扫描隧道显微镜”后,纳米技术才脱掉科幻外衣,真正走进现实研究层面。1986年,美国科学家德雷克斯勒博士首次提出“分子纳米技术”概念。

《三体》系列中,纳米技术作为“青铜时代”的代表科技被大量提及。分子计算机、细胞生物计算机,对于二十年后的读者而言,这些名词并不陌生,但对于八十年代初期的读者,特别是科技工作者,这些概念已经不是小说家无稽的幻想,而是具有现实依据的科学预言。

换言之,放在1985年,《三体》已经不再是一本单纯的科幻小说,而是一本理论功底扎实、带有精确科学预言性质的科学幻想小说,逼格无疑再次提升一个档次。

当然,对于文科生而言,以上种种统统没有什么卵用。

“科学理论冷僻,距离现实生活太过遥远。读者既不熟悉也没兴趣了解,极大影响阅读时的爽快感。特别是对连载小说而言,这一点尤为致命。”

“技术细节描写太多,枯燥乏味又烧脑。看到那些技术名词我就头疼,直接ass。拜托,我是看小说,不是来上理化课。”

王妍扳着纤纤玉指,一条条列举批评,用语尖锐刻薄。

“还有没有?”

叶容天仰天打了个哈欠。

“人物描写苍白,缺少代入感。主人公汪淼就是个符号,一个线索人物,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是推动剧情发展。”

“所以…”

“所以,抛开感情因素,单纯从读者角度考虑,我更喜欢《黑洞》这本书。”

王妍有话直说,丝毫不顾及叶容天颜面。最近一段时间,叶容天一路顺风顺水,越发骄狂自满,是时候给他泼点冷水了。

“《黑洞》这本书,开头这几章悬念设计的不错。倪狂也算得上是高明的能工巧匠了。”叶容天撇撇嘴不以为然道。

“倪狂是能工巧匠,你就是大宗师了?别太自大了。”

王妍毫不掩饰自己的鄙视之意。

“ada姐,你这么说我一点都不意外。”

叶容天竖起一根手指轻轻摇了摇,笑容轻蔑。

“理科生的世界,你们这些文科生是不会明白得。”

“你什么意思!歧视文科生?”

王妍双手叉腰,胸脯高高挺起,柳眉倒竖,杏眼圆睁,恶狠狠盯着叶容天。大有一言不合,就要上前动手教训的架势。

“绝对没有。ada姐,我只是想说,汪淼是一个科学家,古板一点也很正常吧。”

叶容天急忙摆手撇清,收起嬉皮笑脸,正襟危坐。

“至于技术细节描写,这恰恰是《三体》有别于一般科幻软文的最大优点。硬科幻就一定要由大量的技术细节支撑起来,不然还叫什么硬科幻?

《黑洞》说得好听点是软科幻,说得难听点就是伪科幻。

ada姐,你别用这种眼神看我哦,这不是文人相轻,我这说得全是事实。”

叶容天看见王妍粉拳紧握,俏脸胀红,胸脯剧烈起伏,显然怒气值已经满格,濒临爆发边缘。

叶容天不为之所动,一边瑟瑟发抖做好防御姿势,一边继续负隅顽抗。

“简单说一点,你可以把小说中的神秘山洞换成别的什么东西。比如说换成月光宝盒,看看对故事发展有没有本质影响。”

“月光宝盒?那是什么东西?”王妍一愣问道。

“仙家重宝,你不用管那是什么东西,这不是重点。总之呢,抛开时空旅行这个噱头,《黑洞》是一本不折不扣的悬疑探险小说,跟科幻小说根本不沾边。倪狂视野上的局限,决定了他作品的先天不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香江1985之再创世纪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