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阁 > 军史小说 > 大宋西门笔记 > 二百零六章、永恒的画面

二百零六章、永恒的画面

上一章大宋西门笔记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三江阁在线收听!
夜幕之中,弩箭激射,给狂奔追来的西夏骑兵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同时也给了他们强大的心理压力。

因为他们压根儿就没想到宋人竟然没跑,会留在原地等着他们。

而在夜色的遮盖下,根本就看不清弩箭,避无可避。

弓弩,已经出现了数千年,是人类战争中最得力的远程武器之一。

最有名的是大秦帝国的秦弩,在那时射程远,威力大,秦横扫**,一统天下,靠的就是弩。

只不过这种神秘莫测的远程大杀器,在秦灭亡之后失传了。

在之后的历朝历代,再也看不见他们的影子。同样失传的还有其他武器锻造的技术,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金属记忆。

这种冷兵器锻造术,直到一千年后的现代,也无法复制和还原。

后世一些学者,甚至提出了秦始皇之所以兵甲尖利,统一六国,是因为得到了外星人的帮助这样的论点,说的有理有据,支持者众多。

在秦以后的历朝历代,对弓弩研究最多,利用最广,依赖最大的就属大宋。

要说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决定于周边这些敌人。

不管是夏还是辽,都是一水儿的骑兵,这正是大宋的弱势,缺马,严重缺马。

大宋木有马,有钱都买不到,因此无法建立大规模的骑兵。

而步兵对付骑兵,最有效的武器就是弓弩。

因此大宋对弓弩的研究达到了极致,如今军中配备的弓弩是连弩,比起三国孔明创造的诸葛连弩开,有过之而无不及。诸葛连弩是一匣十支箭,大宋的弩是十六支。

这是多次改良之后的产物,要装更多并不是不可以,但那样做,弩箭的体积和杀伤力以及射程都会大打折扣。

十六支,即保证了威力,也保证了箭支装填数量,是目前最完美军工成果。

五百亲卫,五百弓弩,共八千支箭,一下射出来一半。

四千支弩箭倾泻而出,从那个耀眼的火圈里穿过,形成了近乎全覆盖的打击。高速飞行的弩箭和奔袭而来的西夏骑兵撞在一起,两边的速度加成下,威力加倍,一下子打出了暴击效果。

奔跑在前排的骑兵连同战马被射成了刺猬,带着前冲之势扑倒在地,伴随着马和人骨骼的碎裂声划出老远。

侥幸未死的人和马艰难的想要起身,却一瞬间被后面的马匹踏成粉碎。

这不能怪他们自己人残忍,因为骑兵一单冲刺起来,不管前面有什么,都不能骤然间停顿,不然的话后面的人来不及刹车勒马,就会撞做一团,相互之间造成极大的伤害。

几轮弩箭的激射下,夏人被射杀了数百才反应过来。

前方数千名普通骑兵在将领的指挥下,向两边分开,在距离火墙不远处停下,马火圈他们过不去,弩箭他们无法抵挡,只能追到这里。

前方人马分开,后面的四千铁鹞子就完全显露了出来,他们的战马比前面骑兵的的战马要高大壮硕许多。

战马连同背上的骑士,浑身上下包裹着一层黝黑的铁甲,腰腹处还有铁管搭扣,将人和马牢牢固定在一起。

“弓弩抬高两寸,射!”

杨再兴看着进入射程的铁鹞子,抬手大喊道。

“嗡嗡嗡!”“嗖嗖嗖!”

又是一轮连射,又是四千支弩箭倾泻而出,可这回,却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杨再兴让亲兵们将弓弩抬高,目的就是能射向敌人的面门,咽喉等脆弱部位。

尽管如此,他还是低估了铁鹞子的铁甲防御力,也低估了他们的战斗素养。

结果让西门庆逗感到瞠目结舌。

弩箭撞击到这些铁鹞子身上,仅仅是带起了一串串火星,竟没能造成丁点儿的伤害。

他们奔袭而来的速度,没有丝毫的停滞。

铁鹞子,不愧是西夏王牌中的王牌,他们一个个经验丰富,在弩箭飞来之际,他们一个个将身体压滴,伏在马背上,面目低垂,完美的将脆弱部位隐藏了起来。

“卧槽!撤!”

西门庆看到这个结局,果断下令撤退,自己这些亲兵,如今穿的是西夏人的军装,浑身上下连个铁片都找不到,护甲部位不过是一层牛皮。

防御力惨不忍睹,如果和这些铁鹞子撞上,一定会瞬间被撕成粉碎。

早就做好准备的亲兵毫不犹豫的朝天都山方向飞奔而去。西门庆和杨再兴,该有七八个亲兵却没有走,而且静静的看着。

这时那些铁鹞子这已经快到了火墙边上。

“哼哼哼,尝尝轰天雷的滋味儿吧~”

不用西门庆吩咐,拿起一个黑黝黝的圆球,借助绳结甩动了几圈跨越十余丈的距离扔进火海。

一旁另外三个亲兵有样学样,同时甩动绳结,三个轰天雷里紧随其后,精准的抛入火海中。

没错,就是直接扔,火都没点。开玩笑,在火堆里放鞭炮还用得着事先点燃么…

奔跑中的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大宋西门笔记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