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阁 > 玄幻小说 > 美国折叠1986 > 第一百六十二节 不代表本报观点

第一百六十二节 不代表本报观点

上一章美国折叠1986章节列表下一章
有声小说,三江阁在线收听!
(一)

国际格局本就已经很乱了,各路列强不介意让中国变得更乱,他们只需要照顾好本土稳定有序就行了。

此时的中国国内,缺乏大局观缺乏全局视野缺乏外交技巧缺乏实力以及啥啥啥都缺乏的中国各路军阀们,却依然乐此不疲地主动加戏和抢戏,玩着自娱自乐的内耗。

1917年5月下旬总统黎元洪和总理段祺瑞因为对德宣战问题翻脸爆发府院之争,段祺瑞对黎元洪罢免自己表示不满,通电宣布独立居然有八个省表示响应,直系军阀冯国璋坐山观虎斗企图渔翁得利。

手里没有兵马的黎元洪病急乱投医找到徐州的张勋带兵进京“勤王”,试图对段和冯形成震慑,话说中国号称历史悠久,但是像这个为了清除内患而把董卓迎接进来的“开门揖盗”的蠢事,却是一代一代乐此不疲地重复着。

张勋进京之后非但不是给黎元洪当打手,反而莫名其妙地宣布扶持溥仪复辟,非北洋系总统黎元洪通电下野,然后唆使张勋复辟的冯国璋段祺瑞驱逐张勋“再造共和”,张勋惊讶地发现,原来自己也是被人黄雀在后算计的一碟小菜。

同样稀里糊涂的要数溥仪了,由于这种闹剧,满清皇族不仅被驱赶离开了紫禁皇城,就连按月给的补贴也被取消掉了,说理认错都没有地方,更别说后悔了。

就在1917年这同一时间段,孙中山又宣布被非常国会选为大元帅,宣布成立护法军,发动护法战争,然后各省的督军们纷纷站队,中国再次爆发内战。

时间到了11月份,突然爆出了最大的雷出来,沙皇被灭门抄家之后,二月革命胜利者阵营分裂,十月革命爆发......民族国家思潮取代帝国也就是短短的一两百年,突然又来了个世界主义,举世哗然,然而不仅仅是新生的苏联哦,美国总统威尔逊也发表演讲,正式提出了美国的普世主义价值。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曲便工。同样的,敏感的“密苏里新闻帮”跳出了稳定舒适的美国本土大陆,来到了遥远的东方,从北京和上海开始,在广州、汉口、南京等城市设置信息联络站。

与其它新闻团队相比,《密勒氏评论报》和“密苏里新闻帮”对整个民国新闻界、新闻教育界和政界宣传机构的塑造和影响,都是其它媒体无法比拟的,在后来刊载发表于《北大新闻与传播评论》学术刊物的论文中曾列举过密苏里新闻帮的几个人名,最熟悉的埃德加斯诺就不说了,其它几个不是特别有名的可以列举一下。

董显光,曾任《密勒氏评论报》助理主编,后创办了中央政治大学新闻系,并成为国民政府新闻局长和******;与董显光联合创办中央政治大学新闻系并担任了系主任的另一个《密勒氏评论报》团队成员马星野,后来担任了国民政府宣传部新闻事业处处长。

国民政府宣传部国际宣传处英文编撰科的科长沈剑虹、以及担任过国民政府中宣部秘书长和军事委员会政治部设计委员的谢然之,都是出自这个“密苏里新闻帮”。

除了影响之外,《密勒氏评论报》还是自1930年开始首家亲自对神秘的红色政权和军队进行采访和报道的西方媒体,“密苏里新闻帮”这个“中立观察者”的客观角度得到了大量的国际同行的赞赏。

(二)

南京,上海路82号,美国驻华公使詹森的手边也放着一份今天的《密勒氏评论报》,他的这份是英文版,比中文版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全面。

挂掉电话的詹森拿起报纸,摇了摇头,刚刚他好奇地试图询问总编约翰鲍威尔信息来源,但是鲍威尔委婉地拒绝披露,并且反过来套詹森的话,询问詹森的好奇,是不是因为涉及到他的那份电文内容被实锤了。
本章已完成!
上一章美国折叠1986章节列表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