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阁 > 科幻小说 > 浦江东 > 第204章 泖港老街

第204章 泖港老街

上一章浦江东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三江阁在线收听!
热热闹闹吃过中午饭,喝过老酒,又闲聊了一会儿。李尚提议去镇上的老街走走,家里人同意了。

从家里出来,李尚笑了笑,说:“乡下其实也没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我怕你和我爸妈第一次见面,有些放不开,才想办法带你出来透口气的。”

王建浦笑笑,说:“第一次,没有经验,确实有些紧张。想起来,好像还有当初刚进单位,夏主任和我们处长找我谈话时的感觉。”

李尚哈哈一乐,上前不动声色挽着了王建浦的胳膊。

咦,少了一段!喜欢请大家收藏:(.zhaishuyuan.)斋书苑更新速度最快。

李尚说,“泖港”,因东濒大泖港,故名。清咸丰年间泖港设立厘卡局。当时有顾、吴、陈三姓搭草棚设摊,后发展成镇。

“卡子?什么意思?”王建浦问。

靠,又少了一段!斋书苑 .zhaishuyuan.,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王建浦笑笑,不作声。

镇呈长方形,街道自东至西往北,很短,估计全长不到一公里,道路也很窄,时窄时宽,以四五米居多。

李尚继续介绍,清朝晚期泖港镇形成后,曾经以以氽来庙为镇名,解放后改为泖港镇。地处江浙沪水路通道,有“活水码头”之称。

有一个典故。

日,没法看了又少了段!一秒钟记住,斋书苑(.zhaishuyuan.)。

这时扔的人心里开始发毛,在当地一些人的讨论下,都说“这佛像神哩,恐怕它是不肯走了,大家应该在这把它供奉起来。”

于是,人们就给它把它留下来建了一座庙,因佛像是外来泊来物,人们称它是“氽来之物”,后来定庙名叫日晖墩庙,但人们大都沿袭相传着俗称“氽来庙”。因此地历属泖港,“氽来庙”名望日盛,竟然代替了泖港这地方的名字。

不一会,两人便来到了泖港中大街,这离就是当地人口中的“泖港老街”了。

放眼望去,一排排老房依然保留着上世纪江南水乡建筑的特色,带着西洋气息的五彩玻璃以及屋檐下胡缠的电线,让你确信了这带街区的历史和热闹繁华。

老街的旁边便是港口,正是夏季货物物流高峰的时候,江面上来来往往的船只络绎不绝……

只是现在的泖港老街只剩下中大街一条街了。以大泖港河为界,以南属金山区,氽来庙的遗址就在大泖港河以南金山区三图村里。但一些上了岁数的仍习惯把泖港叫作“氽来庙”或“卡子”。

李尚说,泖港老街的历史并不长,主要还是水路交通较发达,作为港口而发展起来的。老街的历史虽然有二百多年,但是并没有什么文人名士,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蕴。

往前走,过泖港粮站,王建浦看到一处高大的老宅。

这是一幢较完好的二层老建筑,房屋外观看上去结构还比较完整,木制雕花门窗,外面凉晒有衣服,应该是还有人住在里面。

李尚说,这处宅子在从前是泖港镇的一处大户人家,后来成了公社,老早子我小时候,里面甚至还有银行,信用社的。

王建浦来了兴趣,说进去看看。

推开门,只见老房子里堆积了很多杂乱的老物件,竹梯子,老凳子,老桌子……

往上一瞧,房顶的木板已经明显的看出发霉,有好些显然已经腐烂了。

但是,整个院落看上去虽然有些破旧,但内有乾坤:

侧门旁边还有一处原生态的石头砌就得天井。沾满了灰尘的墙壁,已经斑驳的不成样子了,裸露出一块块充满历史气息的青砖。

还有青石板铺就的小径,在老树枝叶的覆盖下显得很幽静……

有一个老阿姨正站在最靠里面的房间门口。

看到王建浦他们,王建浦他俩走过去和老阿姨交谈了起来。

老阿姨现在80岁,是在这条街上土生土长的,曾经也是书香门第大户人家。从21岁嫁到这边,如今时光匆匆,少女变阿婆,曾经的繁华的大街也变得落寞……

院子里得很多人都陆陆续续已经搬走了,去了居住条件更好的地方。

房间里另一位老阿姨默默的坐着,不知道朝门口凝望着什么。

出来院子,不知不觉便到了老街的尽头,堆积着一些杂物。

长长的老街,发黑的木质楼房,交错的电线,还有一些佝偻的老人……

王建浦反身看着眼前的这一切,不由得有一阵阵的伤感。

他看得出来,现在的泖港老街,虽然表面还是热闹,但是实际上已经逐渐被遗弃了。

街道上虽然老建筑不少,但是很多已经人去楼空了。很多门面的大门或是窗户上,都贴着“房屋出租”。

他心里想,也不知如今这条街上土生土长的泖港人还有多少!

“这里的年轻人,为了打工,赚钱,做生意,大多已经搬到金山市区或者上海市区居住。泖港镇的中大街可能要更像一处孤独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浦江东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