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阁 > 军史小说 > 匡扶三国 > 第五十六章 赠书之情

第五十六章 赠书之情

上一章匡扶三国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三江阁在线收听!
原来是这种事,耿武不提的话,潘俨已经将此忘记了。

两人说话的间隙,沮授从门口走出来,看到了潘俨耿武二人,不由愣了愣。

“耿长史,久等了。”沮授还是昨日那身衣服,今日是休沐,倒不用为了工作的事劳碌,因而起来得有些晚。他颇有风度地朝耿武行了一礼,却很好奇耿武此次所来的目的。

“大早晨叨扰参军实在过意不去,然而今日我有不得不说的大事要知会参军。”耿武连连抱歉,继续说道:“兰台与东观的书卷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沮授很仔细地聆听耿武的话,耿武是长史,相当于州牧的秘书,地位重要,他所说的事一定事关全州存亡。然而听到后一句,沮授没有反应过来,微微蹙眉是没有听懂的意思。

“文威,你在说什么?那些书卷难道不应该在洛……你是说……”说了一半,沮授才想到洛阳已经被董卓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转念一想,他的情绪激动起来,抓住耿武的双手,“快带我去看看。”

不怪沮授这样的表现,只因为在他心中这些典籍的地位太过重要。就好比后世睡虎地发掘的那些秦国竹简,仅仅一点就足以让整个考古界震动。

耿武没有说话,转头就快步朝自己府邸走去。他们两人走得很快,犹如一阵风似的,后面的潘俨几乎跟不上他们的脚步。将典籍全数交给耿武之后,潘俨便没有再关注,因为他知道耿武一定能将它们料理好。看着两人十分积极的样子,潘俨也很是喜悦。这才是文明得以延续的原因。

典籍仍旧是放在马车之上没有取下,看着十余车装得满满当当的竹简布帛,沮授震惊地说不出话。

沮授叹息道:“昔日我往洛阳求学,曾路过东观,文人大儒皆在其中修撰史籍,有蔡邕卢植等人,他们是海内大儒。当时之士人,皆以入东观校书、著述为荣。我才疏学浅,没有入内的机会。没想到居然居然随着洛阳一道焚毁了。好在,这些珍贵典籍都保留了下来,若是也被付之一炬,大汉三百载所有文士心血变成灰烬,那真是世间儒学之殇,我等要成了历史罪人。”

“是啊,所以我特请参军前来,就是商量这些典籍该如何保存。”

沮授道:“还能如何,仿照昔日东观,再造几间石室,派重兵日夜把守,千万不能重蹈覆辙。”

沮授这么安排,不是没有自己的心思,若是能够在冀州重建东观,那该是多大的荣耀?无数士子涌了过来,一时间冀州将成为文学高地。

“参军这么说,我也就放心了,到时候参军便与我一同向州牧谏言,在城外择一风水宝地重修石室,相信这件事州牧听了也会答应。”

虽说修筑石室需要人力物力财力,但糜耗并不过分,比起建成之后带来的名气,其余的皆不值一提。

沮授朝耿武再次恭恭敬敬地长鞠到底,“耿长史此行辛苦了。”

耿武连忙扶住沮授,承受不起沮授一拜,他脸颊涨红,说道:“参军,若要感谢,首先不应当谢我,因为夺回这些典籍的并非在下。”

沮授说道:“另有其人?不知道是哪位义士?”

耿武撇嘴一笑,“他正与我们站在一道。”

沮授拧眉难以置信:“你是说潘俨?”

“是啊,咱们攻破洛阳的时候,兰台东观的书籍已经被西凉军运走,是潘俨从西凉军手里夺了回来。西凉军弃之如敝帚,将典籍曝于雪天,一路车马遗落几百件竹简,若是没有潘俨,这些典籍不知道要散佚多少。”

耿武每每念及此都感觉阵阵心痛,同时又十分庆幸。

潘俨已经在旁边瞧了好一会儿,得知了冀州会重修石室,这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他放心了。

看着沮授错愕的表情,潘俨对沮授说道:“这是小子该做的事。读圣贤书,当做圣贤之事。”

“哈哈,好啊,你说的没有错,”沮授看着潘俨愈发顺眼,对潘俨的感官越来越好。此人知大义,懂小礼,和他父潘凤简直就是云泥之别。

不过一想到潘俨昨日所说,顿感遗憾,像潘俨这样聪明之人,没有读过多少书,便能够有这样的表现。要是从小读经,恐怕能够成为大家吧。只可惜这么好的苗子荒废了,这全都是潘凤的缘故。

只是沮授哪里知道,潘俨的表现跟他读的几卷经书没有半点关系,这都是义务教育的结果。后世的国人,哪个不为圆明园的覆灭骂几句大清无能痛斥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哪个不为《永乐大典》一万一千册,仅余二百册而扼腕叹息。

沮授不忍看到潘俨继续误入歧途,说道:“昨夜你我相谈甚欢,从你的几句话中,我便知道潘俨你是个懂得道理,明白事理的人,你果真是没有让我失望。你和我来。”

沮授朝耿武告辞,往自己府尹回去。路上,潘俨茫然无措,并不知道沮授要找他做什么。

到了地方,沮授来到书房,潘俨仿佛明白了他要做什么。

沮授指着书架上堆叠的竹简,说道:“潘俨你喜欢读书,我便将孔夫子的《论语》赠予你,你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匡扶三国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