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嗯呐。”张援民话音刚落,金小梅在一旁接茬道:“顾洋还行,后来帮我家干活,也可卖力气了。”>
“哎?不对啊。”与张援民、金小梅不同的是李大勇,他往左右张望了一下,才略带疑惑地问道:“我今天没看见老顾家来人呐,那顾洋自己来的?”>
金小梅扒拉了李大勇一下,皱眉道:“这孩子就是来帮帮忙,完事儿混口饭吃。”>
“可不么。”杨玉凤略带同情地说:“给小军盖房子的时候,他搁咱们那儿一天吃两顿,晚上回家就掐瘪肚子,等着第二天早晨,再来干活吃饭。不有几天下雨了么,后来我问他,他说下雨那三天,他在家都没吃过一顿饱饭。”>
“唉!”张援民叹口气,道:“他家那条件,比我们家原来还困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们是不知道啊!”突然,李如海往上一挺身,把右胳膊肘往桌子上一压,左手一拍桌子,小声道:“这顾洋他三哥都多大了,还打光棍呢,就更别提他了。我听说哈,顾洋他爸、他妈要让他倒插门,找个条件好的人家。那女方要能给他家俩钱,他们家就能拿这钱,去给他三哥说媳妇了。”>
“哎呦我天!”李宝玉忍不住一把将李如海从桌子上拽下,没好气地说:“你这都听谁说的啊?”>
“嘿!”杨玉凤冲李宝玉一摆手,道:“宝玉,你让如海说,他说的话,不带掺假的。”>
李大勇、金小梅、李宝玉:“……”>
李如海闻言,顿感面上有光,兴致勃勃地继续说:“顾洋死活不干呐,这不就天天可哪儿干活,想要攒钱说媳妇么。”>
李如海说完这番话,已经开始上凉菜了,赵军往回走去,可刚走了两步,他就回身往院门外看了一眼,可却没看到顾洋。>
他知道,上辈子顾洋也没能攒够娶媳妇的钱,最后还是倒插门,给人当了上门女婿。>
而女方家给了顾家五十块钱,算是聘礼。顾洋他家拿这五十块钱,和顾洋这些年出苦力挣的钱,给顾洋他三哥娶了媳妇。>
赵军和顾洋,算是两个世界的人。俩人虽然住一个屯子,但第一次打交道,还是因为赵有财。>
那都是千禧年了,赵有财在屯子里遛弯时,突发脑梗,是顾洋通知的赵家人。>
虽然爷俩那时候关系不好,但毕竟血浓于水。赵军从城里赶回来以后,就要报答顾洋,许诺把屯子外的水库包过来,学旁边的凤凰山,盖个农家乐。然后,让顾洋来帮他打理。>
赵军说这些话时,正是他事业鼎盛之时。可没过多久,他就破产了。>
别说农家乐了,他再想买个老头乐都费劲。>
顾洋倒是自始至终都没怪过赵军,可赵军却无颜见他,每次在屯子里碰见顾洋都绕着走。>
直到有一次,赵军偶遇从果园捡李子回家的顾洋,顾洋硬是给赵军抓了两捧李子。>
虽然十个李子,七个有虫子,但最落魄时的赵军,还是念这份情的。>
所以,刚才顾洋管他要药豆,赵军想也不想就答应了。在他看来,顾洋要药豆,无非就是想去药鹿。>
而如果他能药到鹿,像解臣那样把鹿蹄、鹿筋啥的全卖了,换个百十来块钱,还不成问题。到时候再凑点,就够他娶媳妇了,也不至于倒插门。>
要知道,上辈子的顾洋,日子过得很不好。给人当上门女婿,活不少干、气不少受,生了孩子还得跟人家姓。>
如果一个药豆,就能改变顾洋的命运,那上辈子的人情债,也就都还了。>
赵军想着,坐回到桌前,看着帮忙的人往桌上上菜。>
呛土豆丝、拌老虎菜、家常凉菜、油炸花生米、豆角炖土豆、猪肉炖粉条、西红柿炒鸡蛋、酱焖河鱼、炒小河虾、红焖熊掌。>
整整十道菜,就最后一道菜是硬菜。而赵军一看那熊掌,不由得暗暗叹了口气。>
他昨天给老江太太留下四个熊掌,而做饭的厨子把这些熊掌每个都一分为三,三四一十二,正好每桌一份。>
因为是白事,所以院里、院外没什么欢声笑语,大家都紧忙活着吃饭。>
老江太太没吃几口,就下桌进屋了。而江州两口子,还有江州他爸妈,都没去管那老太太。>
赵军听见身旁的老娘轻轻叹了口气,扭脸一看,只见王美兰放下筷子,往屋里走去。>
赵军与赵有财对视一眼,爷俩继续吃饭。>
等吃完饭,赵军让赵有财带着两个小丫头回家,而他就坐在桌前,静静地等着王美兰。>
江州两口子早已起身去送宾客,而他父母还在这儿陪着赵军说话。>
等到人都散去,王美兰还是没从屋里出来。这时,已过七点,天都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