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心不在焉。
上班的时候,并没有在搞履带的设计工作,而是拿着铅笔在草稿纸上画了坦克的结构图。
张坦不得不出言提醒:“爱国同志,咱们的目标是履带。”
李爱国放下铅笔,问了一句话:“老张,你觉得仅仅改变履带,就能让新式坦克跟外国那些二代坦克相抗衡吗?”
此话一出,张坦沉默了。
身为坦克专家,张坦非常清楚新式坦克跟国外已经服役中的坦克差别还是有点大的,更别说国外正在研制中的几款坦克了。
“爱国,我理解你的感受,只是咱们底子薄,技术水平不如人家,只能慢慢来。”
“在战场上,双方对着干的时候,敌人绝对不会因为咱们年纪比较小,就会手下留情。”李爱国给了一个不太合适的比喻。
张坦挠挠头:“难道你有什么想法了?”
李爱国把那些图纸交给张坦。
“衡量坦克的性能有两个主要指标,一个是火力,一个是防护力。”
“火力的话,可以采用125滑膛炮来解决。”
“防护力我现在已经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此时,外面传来了一道声音。
“爱国同志,京城送货的人来了。”
“马上来。”李爱国顾不得解释,将新的设计手稿交给张坦,急匆匆的离开了办公室。
张坦并不相信一个外行能搞出什么新的设计,但是手稿上的设计有着莫名的吸引力,他犹豫了片刻坐了下来。
手稿的内容很多,从坦克的履带到坦克的炮塔不一而足。
大部分的设计跟69式坦克的设计很像,但是炮塔却做了重新设计,标配了一门125毫米的滑膛炮和,并增加自动装表火控系统,提升射击精度与射速。
辅助武器方面,加装30毫米机关炮和反坦克导弹发射器,增强对工事、轻装甲目标的多层次打击能力。
稳定器方面,采用双向火炮稳定器(水平/垂直向),提升行进间射击精度。
让张坦感到惊讶的是,李爱国搞的这些新设计,依照目前国内的技术水平,正好能生产出来。
就拿双向火炮稳定器来说,这是一机厂火炮实验室刚刚攻克的技术难关,只是尚且没有经过验证,所以才没有标配到69式坦克上。
“这家伙是行家。”
张坦不由得来了精神,朝着坦克的车体结构看去。
车体结构保持不变,但是在外面却画了一个问号。
“这是啥意思?打哑谜?”
张坦此时有点看得正兴起,狗作者却断更了的感觉。
“是等李爱国回来,还是先跟其他工程师聊一聊呢?”
最终,张坦还是压抑不住心中的激动,拿着草稿敲开了总工的办公室。
此时的李爱国已经从灰色中山装手里接到了木箱子,带到了一机厂的保卫科内。
吕白山闻声抬头,目光死死锁住箱子上歪歪扭扭的“保密”红漆印,喉结动了动:“爱国,这里面装的.是武器?”
“爱国,这里面是什么东西,武器吗?”
“比武器还金贵。”李爱国将箱子重重砸在桌上,震得搪瓷缸里的茶叶都跳了起来。
他朝旁边保卫干事扬了扬下巴:“借撬棍用用。”
箱盖掀开的瞬间,吕白山的眉头皱成了疙瘩。铜线、磁铁、缠着胶布的电路板堆得满满当当,活像从废品站捡来的破烂。
“就这?”他抓起一团乱麻似的线圈,嗤笑一声,“还不如我缴获的发报机零件像样。”
李爱国没接话,目光扫过围观的干事们。
吕白山立刻心领神会,猛地一拍桌子:“都杵着干什么?巡逻去!”
等办公室只剩下两人,他拉过椅子,屁股刚沾到椅面,就见李爱国已经蹲在地上忙活开了。
一根铜线,在磁铁上绕制出一个闭合回路。
然后,又将闭合回路跟振荡电路连接在一起.
吕白山一直在旁边静静的看着,当看到李爱国把两个个古怪的玩意摆在桌子上的时候,挠挠头说道:“这还是一堆破烂.不是,应该是两堆破烂。”
李爱国笑了笑,还是没有回答,伸手从办公桌上,拿出一支钢笔。
钢笔在吕白山的面前晃了晃,被李爱国放进了两堆破烂之中。
此时,一阵急促的轰鸣声响起了。
吕白山吓得从椅子上跳起来,指着那两堆破烂说道:“这,这玩意为什么会叫唤?”
李爱国将钢笔帽子摘了下来,用手指弹了下,钢笔帽子发出金属撞击独有的声音。
“金属探测!”吕白山盯着不停颤动的线圈,倒抽一口冷气。
得到李爱国肯定的点头后,他原地转了两圈,军靴把地板踩得咚咚响:“有这玩意儿,那些夹带的耗子就没处躲了!”
兴奋劲还没过去,他突然眯起眼:“灵敏度咋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