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一边忙活,一边说道。
“你小子就是太没自信了。”工友看看陈行乙,无奈的摇了摇头。
陈行乙现在虽然只是四级工,在技术上却是一把好手,但是性格上有点问题,每次做事情总是缩手缩脚的。
陈行乙这次之所以没有报名,还有一个原因——他听到前门机务段的名字,就知道这项目很可能是妹夫李爱国搞出来的。
他要是报了名,被刷下来,多丢人啊。
李爱国很快接到了长辛店机车厂的名单,看看名单,上面并没有陈行乙的名字。
“这二舅哥到底是要干啥?”
陈行乙本来是机修工,在进入长辛店机车厂后,先是晋升为了四级工,随后又报名参加了函授班,学习了电气知识,属于是复合型人才。
这次造四不像,打破常规,需要的正是这种人才。
回到家,李爱国在洗脚的时候,对正在揉搓脚丫的陈雪茹提起了这事儿。
“这对于行乙哥是个好机会,你去劝劝他。”
陈雪茹不懂工厂里的事情,不过相信男人的话,毫不犹豫的点点头。
“正好明天我要回去看望爹,找二哥谈谈。”
此时,外面传来喧闹声。
“淮茹,跟我回家吧。”
“滚滚滚!贾东旭,你给我滚回去,我这次一定要跟你离婚。”
“你个农村丫头,还拽上了是吧!”
不用问,又是秦淮茹和贾东旭闹起来了。
秦淮茹这次提出要离婚,大院里的住户本来以为她只是一时生气,等气消了就没事儿了。
谁承想,秦淮茹在易中海家住了好几天,还一口咬定要离婚。
这几天贾东旭见情况不对,不得不亲自登门跟秦淮茹道歉,希望能把秦淮茹接回家。
两人难免又争吵起来了。
这事儿跟李爱国没关系,他也没想着管。
陈雪茹把李爱国的话挂在心上,第二天一大早回了一趟裁缝铺。
陈行乙刚吃完饭,正准备去上班。
“二哥,你等等。”
陈雪茹拦住了他。
“爱国造四不像的事儿你知道了吧?怎么不报名呢?”
二嫂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事儿,连忙凑过来:“行乙,这是好机会啊,你已经当了两年四级工,要是完成了任务,说不定就能晋升了。”
“你知道什么,我跟爱国是亲戚关系,万一在工作中出了问题,这不是给爱国的脸色抹黑吗?”陈行乙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陈雪茹也知道他的性子,劝说道:“爱国既然看中了你,那就说明你的技术已经过关了。”
二嫂也说:“是啊,一个大男人,哪能怕这怕那的。”
陈行乙还是觉得不合适,最后还是陈方轩出面才说服了他。
“爱国是你妹夫,他不会坑你的,尽管去吧。”
“好吧.”
中午的时候,长辛店机车厂援助的十几名技术工人来到了前门机务段整备车间。
李爱国在人群中看到了陈行乙,冲着他微微点了点头,然后看了一眼章主任:“老章,把图纸给他们解释一遍,这次要严格按照图纸制造。”
“明白。”
整备车间内有四五十名工人,再加上长辛店机车厂的这十几名技术工人,这里可以说是人才济济了。
需要材料的话,前面机务段物资科全力配合,只要打个电话,材料一准送到车间里。
有人、有材料、有图纸,四不像的制造工作进展得很快。
周士乾也抵达了鞍钢,正在想法说服鞍钢提供一批钨钛合金。
****
时间一眨眼来到三天后。
京城,朝阳区16号。
几颗枝繁叶茂的大树遮掩了这座小院,小院子是三进院子,院内青砖铺地,门口挂着牌子:连环画报期刊社。
一大早,何云山骑着自行车来上班,他是今年进入期刊社的,也是期刊社里最年轻的责任编辑。
“何编辑来了。”
“来了。”
一路打着招呼,何云山来到了位于中院的办公室内。
连环画期刊社名头很大,是直属于人民美术出版社下的杂志社,人员却不多,只有不到三十人。
这院子里有几十间房子,何云山作为新晋编辑也分到了一间独立的办公室。
“何编,这是这两天的投稿。”
作为编辑,最大的任务就是筛选出有用的稿件。
何云山从传达室大爷手里接过一沓信件,连一杯茶都没来得及喝,就开始拆信件了。
没有别的原因。
着急啊!
连环画报虽属于月刊,一个月出版一次,但是能用的稿件实在是太少了。
这些投稿的稿件,要么缺乏教育意义,要么内容太生硬了。
想要从中选出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