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阁 > 军史小说 > 家兄朱由校 > 第五百二十一章 朝气蓬勃的齐国

第五百二十一章 朝气蓬勃的齐国

上一页家兄朱由校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三江阁在线收听!
眼时间,这才发现到了自家父亲午休的时辰,因此在颔首后,他转身离开了书房庭院。

在他走的同时,相比起大明的国老事多,远在大洋彼岸的齐国反而显得生机勃勃。

“铛…铛…铛……”

“小心搬运船上的机器,损坏一台,你们劳改结束后的百亩田地就没了!”

明明同样是十月,相比大明北方的寒冷,齐国西京城却显得有些暖和。

在大明百姓都穿着棉袄的时候,许多人还穿着秋衣在西京城的码头上忙碌。

三年的发展,西京城比起去年时更为繁华了,这一点从使用水泥构建的西京城码头便能看出。

齐国的西京湾(旧金山湾区)内船只不断入港、离港,水泥构筑的港口码头,还有那一排排港口仓库,加上使用蒸汽机的起重机,以及通往西京城的宽阔府道。

乍一看,不知道的还以为来到了一八五零年的旧金山。

“这是今年交付齐国的五千台拖拉机和一千二台工业蒸汽机,六百台大型高压蒸汽机,请金长史确认盖章。”

西京城码头上,伴随着起重机将一台台拖拉机、蒸汽机拉吊下船,负责收货的金铉也在检查完毕后盖下了齐国长史的印章。

站在应用于火车和轮船的大型高压蒸汽机旁边,金铉抬头看着这些蒸汽机感叹道:

“这些机械到来,估计到了明年的这个时候,齐国的耕地可以突破六十万亩。”

“这么快?!”听到金铉的话,收起文书的杨炳文有些吃惊,而金铉也转身笑道:“西京城的西京平原全年没有低于五度的时候,倒是很方便开垦。”

“在这边,一台拖拉机配合人力,差不多能勉强达到每年二十亩的开垦速度。”

“上个月,齐国的耕地数量就已经达到三十万亩了,我还想着你什么时候抵达,准备让你把这个好消息带给殿下呢。”

金铉的话让杨炳文差点咬到了舌头,他确实没想到齐国能在短短三年的时间开垦出三十万亩耕地。

“今年的亩产如何?”杨炳文好奇询问,金铉也知无不言:“用机器精耕,用上肥料的土地和我预计的差不多,亩产一石二斗。”

“不过,能达到这个亩产的,主要是第一年开垦的那五万多亩田地,第二年开垦的田地基本还是在七斗左右,至于去年开垦的,亩产只有不到四斗。”

“那也不错了,瀛洲在北州府开垦三年的耕地亩产也只有九斗罢了。”杨炳文有些唏嘘。

瀛洲由于有着大量的劳改工,所以根本用不上机械,倒是齐国比较需要。

想到这里,杨炳文也回过神来问道:“今年齐国的亩产如何?”

金铉带着杨炳文在码头上走着,听到他的询问便不假思索回道:“虽说突破了三十万亩耕地,今年年底也可以达到大概三十五万亩左右,但其中有一半都是今年才开垦的,没有种上粮食。”

“今年种上粮食的只有十七万三千多亩地,收获了十四万石粮食。”

“等到明年开春,可以直接耕种的土地应该有三十八万亩左右,应该能收获二十八九万石米麦。”

说到这里,金铉和杨炳文上了前往西京城的马车,马车也向着西京城出发,渐渐远离西京港口。

在车上,两人的谈话显得更多了,金铉也不免说道:“按照这进展,天启十六年的秋收,大概能收获五十万石米麦。”

“现在齐国的兵马和国民,基本都是每天一人一斤米,配上两斤鸽子肉和野牛肉。”

“按照这个标准,明年的秋收之后,齐国的十二万军民应该能勉强自给自足。”

“到了后年,也就是天启十六年,基本上能满足二十万人的吃喝用度。”

“至于十七年,如果机器的运往没有停下,加上齐国的工业区也全部投产,那在年底齐国的田地应该能达到二百万亩左右,第二年秋收产粮的数量应该是二百万石。”

“标准不变的情况下,齐国可以养活八十五万人,即便把米饭从一天一斤增长到一天两斤,也能养活四十二三万人。”

“所以,我准备请殿下从明年冬季开始组织移民,第一批先定为五万人,配以三万人的瀛洲劳改工,达到二十万军民劳工。”

“至于天启十七年,同样也是冬季移民,不过齐国可以吃下二十万人,配以十万劳改工。”

“天启十八年,还是冬季移民,齐国可以吃下三十万人,二十万劳改工。”

“为何都是冬季移民?”杨炳文不解地询问,金铉也解释道:

“虽说年底的熟地数量多,但能种的,往往只是前一年的一半田地,开垦后的田地还需要几个月的堆肥才能耕种。”

“冬季从大明移民,等到齐国的时候,差不多就是开春了,人一到就能立马分地耕种。”

“你的想法是不错,但殿下估计不会同意。”杨炳文先是认可了金铉的想法,但又为其惋惜了起来。

“为何?”金铉有些不解,杨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家兄朱由校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