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阁 > 军史小说 > 家兄朱由校 > 第三百八十九章 晚明两大人精

第三百八十九章 晚明两大人精

上一页家兄朱由校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三江阁在线收听!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才选择了最耗费时间的船只赶路,并且花了这么多时间绕路。

不然的话,如果他们走长江入沱江,然后在龙泉山乘坐马车赶往成都,基本能在十月初抵达成都,随便收集一下罪证就能在十月中旬审判孙传庭、刘余佑、潘士良。

现在他们把时间拖到了十月中旬,那么等他们抵达成都,完全可以借口还要搜集刘余佑,潘士良的罪刑来拖延时间。

拖到冬月或者腊月,到时候天下士绅早就把这件事情忘了大半。

届时再慢慢审判,赶在元宵之前,正旦之后的这段繁忙时间来结束审判,到时候早就没人关注孙传庭了。

因此,温体仁他们看似享乐,实际上三个人都是人精……

“这些文臣,心眼太多。”

陆文昭的讲解,让众人豁然开朗,感叹文臣手段心眼之余,他们也不免有些庆幸。

四川大桉证明的,除了朝廷有腐必反的国策外,还有一条藏在水下的规则。

那就是只要齐王殿下想保,这人就谁都动不了。

孙传庭如此,他们更是如此。

因此,他们也不免埋怨起了知情不报,联合贪腐的四川千户所。

“指挥使,四川这边的事情要怎么办?”

沉炼询问陆文昭,显然是想把四川一扫而空,而陆文昭的心思比他的还大。

“燕山的学子,今年落考十四余万,他们在燕山练了五年身手,能进锦衣卫。”

陆文昭侃侃而谈道:“我已经让李若琏和崔应元招募两万锦衣卫。”

“这次,趁着这个机会,把四川、云南、贵州的锦衣卫都换一拨,尤其是四川的三千锦衣卫,尽数裁撤!”

陆文昭表面上波澜不惊,但他心里比谁都急切。

虽说他是和朱由检一路走来的老人,但锦衣卫的贪腐问题从他接手锦衣卫开始就一直没有中断。

天启七年以前还好说,因为人手不够,根本没办法大规模裁撤锦衣卫,更换新人来换血。

但这个问题从天启七年朱由检从调了两万燕山学子给锦衣卫后就变了质。

天启七年以来,先是各地赈灾出现问题,眼下又是四川爆发大桉。

种种桉件都牵扯到锦衣卫的贪腐问题。

锦衣卫眼下一共有九万多人,每年要拿走朝廷二百多万两银子。

眼下除了负责军情的北镇抚司一直没有出现问题外,南镇抚司可以说一直问题不断。

事情可一可二不可三,尽管朱由检事后没有说什么严厉的话,但陆文昭很清楚,如果他这次再不能整顿锦衣卫,那李若琏或者卢剑星,这两人大概率会顶替他的位置。

至于他,毕竟是一路跟过来的老人,估计会被授予爵位和散阶,然后被安排养老。

陆文昭不过四十五岁,正值壮年,又怎么愿意被人当成废物,呆在京城养老?

因此短时间内他是不准备回京城了,哪怕他不没有让锦衣卫的贪腐问题减轻,也得让朱由检看到他在下面忙的模样。

北方的一京六省,陆文昭交给了崔应元,而他负责清查南方一京十省。

如果崔应元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那南镇抚司的指挥同知也该换人了。

想到这里,陆文昭看向了沉炼、陆修、陆显三人。

这三人虽然可以,但如果可以,陆文昭还是宁愿提拔杨寰这种心狠手辣的人上位。

这不是说杨寰比他们厉害,而是他们三个人更适合监察司。

“四川巡查结束后,我们一省省的巡查,一省省的更替锦衣卫。”

陆文昭最后交代了一句自己此行的目的,随后便带着锦衣卫们缓缓向北移动。

“呼……这巴蜀之地,是比江南要冷不少。”

相比较锦衣卫的困局,温体仁三人实际上也面对着许多难以处理的问题。

在陆文昭他们跟着船队北上的同时,温体仁、周延儒两人也站在甲板之上,呼出一口白雾,颇有感叹的观看江景。

李邦华身为东林,虽然也是能臣干吏和人精,但他依旧保持着大部分东林的毛病,党同伐异……

因此、他自然不可能和浙党的温体仁,顾党的周延儒一起闲聊,而是在船中休息。

他的休息,给温体仁和周延儒创造了一个独处的机会。

温体仁和周延儒两人年龄相差十五岁,温体仁五十有五,周延儒不过四十。

两人同属翰林,基本上下一届的阁臣就是他们这一批。

说起来,二人的性格虽然差距很大,但为人处世却差不多。

历史上,这两人都意识到了崇祯是什么性格,因此不贪污、不结党的来迷惑崇祯,为的就是登阁首辅。

不同的是,温体仁把崇祯的性格摸透了,而周延儒还差了一丝。

温体仁知道崇祯讨厌贪污,结党的人,他立马就能和浙党分割。

周延儒则是在这方面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家兄朱由校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