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电话的,那玩意儿实在是太神奇了,可以跟好几千里外的人说话,声音还挺大,就跟在眼跟前说话一样。
还有电视,他也是头一回看,跟着刘满仓看了几天电视剧,他居然上瘾了,一天不看心里就惦记得慌。
不过现在嘛,那瘾早就戒掉了,因为他们屯子压根就没有,想也是白想。
他就想着,这辈子如果能让他知道那个电视剧的结尾就好了。
在知道了住城里的种种好处后,赵山松都盼着侄子能顺利跟着舅舅过日子呢。
只不过,事实上办起来并不会那么容易。
岳秉文说了,让赵秋寒做好再在这里待上一两年的准备。
赵秋寒寻到了舅舅,了结了母亲的心愿,也就没那么抵触上学了。
回来之后,就去学校销了假,开始疯狂补课中。
好在他聪明,学起来很快,按照他的进度,这个学期拉下的进度肯定能在放假之前赶上。….他舅舅可是说了,要接他到西安去过暑假的,他非但要在那之前把进度赶上去,还要跟以往一样,拿个第一名回来。
看到这里,许大茂感慨道,“这孩子也不容易,他能这么快就振作,是一件很值得开心的事情了。”
娄晓娥更甚,对赵秋寒这个孩,她一直都很有好感的,
“上次怕他们拿不了,好些东西都没带得走,要不咱给他们寄过去吧?
像咱家那些旧衣服,放在那里没人穿,每到换季的时候,还要拿出来晒,还要防虫蛀什么的,不过再挑拣些适合他们穿的,再寄一点过去。
还有康康以前的那些书本,还有笔记什么的,他现在也都用不上了,干脆全都寄给小秋寒好了!”
这人,一提起赵秋寒,就大方到没边了。
如果许母在这边,肯定会跟她一唱一和的。???.iuai.om
旁边家国有些哭笑不得,
“爸,妈,你们不是要看三柱子想要跟你们说的话吗?怎么光顾着秋寒了?”
听了他的话,这夫妻俩才发现,原来自己俩人给跑题了。
于是赶紧把信纸往后翻。
这个赵秋寒也真是够能写的,一只小小的信封里,他愣是塞进去六张纸,还是正反面都写满了字的。
然后,俩人终于在最后一张纸上找到了他们想看到的内容。
其实很简单。
三柱子在饭馆里打工期间,对做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当时大齐,小李,甚至还有傻柱都曾经教过他一点东西。
这孩子很有做菜的天赋。
他要走时,傻柱还惋惜了几句呢。
在回到赵家屯后,三柱子一直很惦记在这边生活的日子。
他跟他爹不同,他爹有这些回忆天天回味就够了。
他却想要改变,于是,他就想着在当地找个活儿,给厨子当学徒。
那个厨子就是他们乡下做流水席的师傅。
说流水席其实是夸张了,其实就是谁家有个红白喜事的,自家人手腾不开,或者是这家人做的菜实在是上不得台面,那就需要这个师傅上场了。
这位师傅是个外姓人,姓刘,是赵家屯附近这两三个村子里唯一的厨子。
说起来,这三柱子胆子也真是够大的。
他谁也没说,就自己个儿去找了刘大厨,想拜他为师。
可没想到,这个刘大厨却牛气得很,说什么他家的手艺是祖传的,从来不传给外人,他也不会收学徒的。
三柱子当时一听就泄了气。
不过刘大厨又说,他家的手艺是祖传的没错的,不过却是传男不传女的。
可他已经四十好几了,膝下也只有一个女儿。
所以,如果三柱子能当他的上门女婿的话,就可以成为他们刘家人了。….也就不会违反不传外人的祖训了。
他还很积极地介绍女儿跟三柱子认识。
登时就把三柱子给吓跑了。
刘大厨的女儿小名叫春草,她在这一片是相当有名的。
不过这个有名却不是好事,这姑娘是出了名的胖。
她可不是普通的胖,一个姑娘,身高也不算太高,还不到一米六,体重都一百六七十了。
从这一点上,足见厨子家的日子过得有多好。
如果光是胖也就算了,这姑娘还懒,还爱打人。
三柱子说了,他估计自己都经不起那姑娘一拳头。
为了学门手艺,把自己给搭上实在是不划算。
于是,他就婉言谢绝了。
然后,他是被那姑娘追着跑回了家的。
要不是他家离刘家有两里地远,估计他都不能回家了。
好在那姑娘身体比较重,追了一里地就再也追不动了。
他就一熘烟跑回了家。
只是,这件事情的后果很严重。
听说,那姑娘在原地骂了他整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