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阁 > 网游小说 > 废土种田:文明新纪元 > 第四百二十二章 穷途末路

第四百二十二章 穷途末路

有声小说,三江阁在线收听!
忍生灵涂炭之举。”

“你我相识多年,明人不说暗话。张兄,降了吧。我那四万多弟兄全都分了土地,回乡过安稳日子去了!”

姜巩这话,直接让城头的守军躁动起来。

姜巩的人都能分地回乡,他们当然也想。

跟着罗信混三天饿九顿。

几乎所有人都厌倦了战争,都想回乡过安稳日子去了。

其实要不是张垒在军中威望不低,城里的守军早就自发的投降了。

现在姜巩站出来现身说法,张垒身边几个亲信立刻站出来劝说起来。

张垒终究还是没有背弃民意,选择了投降。

他与姜巩还是不同。

姜巩还提出了条件。

而他,直接无条件投降了。

宋扬当然也是亲自接见了张垒,并且也和姜巩的待遇一样,让他们人自己选择去向。

冀州守军只有两万多,而且还有一大半是老弱病残。

最后统计结果丝毫没有意外,除了张垒的六七百亲兵,其他的全部选择了化兵为民回归乡里。

“这事儿就交给刘怀仁办了,处理完这些,正好让他跟毛平他们北上九原,去帮边军改革。”

宋扬心情极好的说道。

边军四将前几天回了河东道。

宋扬也没让他们东进作战,直接让他们在银州等着。

边军北归,宋扬会派刘怀仁去帮他么做改革的事情。

“张将军啊,你就先和姜巩搭个伙,先随军观摩学习一段时间,等到对倭寇作战的时候在建功立业。”

宋扬对张垒的安排与姜巩一样,对罗信的战斗不需要他们,就是学习罢了。

也是不想他们与旧主对面厮杀。

算是给他们保留最后一丝忠义。

张垒自然拜谢宋扬。

张垒本来是选择回归乡里的,是姜巩去把他劝住了。

姜巩要去倭国,那地方人生地不熟的,自己一个人去得无聊死,让张垒和他一起去,多少有个说话的人。

张垒这人能力也有,且颇为忠义,宋扬也是希望他能去倭国的。

有张垒和姜巩俩人,高知营和札幌营不就有了。

他俩是大乾人,总不会投靠倭国。

有他俩在,对东京营和长崎营也是一个牵制。

三月中旬,宋扬取得冀州后继续北上追击罗信。

三月十八,魏南率先追上了罗信。

在莫州消灭了俘获了五千降兵。

罗信则又一次逃脱。

宋扬追到莫州,与魏南合并一处,继续向北追击。

三月二十五,罗信放弃京师,继续北逃。

二十七,宋扬抵达了京师。

这是他出生的地方。

如今却是一片废墟。

城内的百姓不足三千人,这么多年也没有恢复到天灾以前的生活。

“王爷。您终于回到京师了。”

老太师跟在宋扬的身边,一路来到了皇城。

京师的皇城规模其实还不如长安和洛阳,京师作为首都,只是从大乾时代开始,建都还不到八十年。

这个新城还没建起来,就毁在了天灾之下。

站在废墟上,宋扬将脑海中的记忆搜索出来,这皇城给他的印象并不深,只有几个重要的殿宇有些记忆。

当年他毕竟年少,又是夺舍,很多东西都记不清了。

“老太师,您说京师还有建设的必要吗?”宋扬回头看向老太师。

京师破败,天灾之后有没有经过重建,要再行重建,需要的人力物力是惊人的。

老太师沉默了片刻道:“王爷。老臣以为,从长远的角度看,京师仍需要保留。可作为北都建设留置。”

“北地多边民,当年太祖皇帝选择在京师建都也是为了压制北方各族。有京师在,北地就乱不了。”

宋扬听了,点点头道:“这就是天子守国门吧?”

“王爷这句话的确更加准确。”老太师佩服的点点头道。

“行。那就一点点的建。先在这废墟上建一处要塞,然后在旁边建一个定居点。”

“咱们现在人力缺乏,建城之事就暂时不提,先将定居点搞起来,京师不是还有两三千百姓,总要让他们先把日子过好。”

“罗信就要败亡了,他还控制了一些百姓,到时候迁一部分过来,把京师人口扩充到五千左右先。”

宋扬看向京师废墟,向前走了两部,实在不好下脚。

“此地废墟就此废弃,在旁边空地重建吧。”宋扬补充道。

京师,北地重镇,在宋扬的决定下,开始逐渐恢复了生机。

蓟州府城渔阳,罗信已经到了退无可退的地步。

在向北就到了少数民族较多的地区。

可是不走,又只有死路一条。

罗信现在只剩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