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爆发的叛乱背后也确实不单纯。>
而且,这一次叛乱的背后,不仅仅只是单独的一方势力的后手,是有好几方势力共同插手。故而,这才能够引发这么大的规模的叛乱。如果只是单独一方势力下黑手的话,还不至于引发这么大的规模。>
不管是以朱元璋为代表的几位反王,又或者是大宇的刘邦刘备父子,他们在下定决心征伐大吴之后,背后也不乏担忧,这个时候的大黎,如果趁着这个机会同样攻伐大吴,又该如何?>
当初的大黎,能够这么顺利的拿下三道之地,和各路反王在当时给他们吸引了大吴的大部分兵力是脱不开关系的。可以说,大黎能有今日,是应该好好的感谢一下各路反王的。>
而各路反王能够被大力摘这么一回桃金也就算了,怎么可能再给他摘第二次的机会?又怎么可能愿意再给他摘第二次的机会?>
再则,不管是大宇,又或者是各路反王,他们也不得不承认!>
他们任何一家,如果单独拿出来的话,与如今的大黎的实力相比,那都可以说是相差甚远。>
真要是让大黎和他们争抢大吴的这块果实的话,那么,不管是大宇,又或者是大黎的各路反王,他们还真没什么优势,还真的很难抢的过大黎!>
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们和大黎之间的实力差距,只怕是会越拉越大。>
而在大吴被他们几家联合灭掉之后,那个时候,只怕是他们就会变成大黎的下一个目标了。>
故而,不管是各路反王,又或者是大宇,不管是出自哪方面的原因,他们都不乐意让大黎有争夺这个果实的机会。>
也正是因为如此,当他们几家做出了功伐大吴的决定之后,他们第一时间所做的准备,反而并不是对大吴出手,而是先针对大黎一手。>
这次叛乱,规模虽然不小,可是,如果大黎皇朝真的想平定的话,以大黎皇朝的军力之盛,也绝对困难不到哪里去。>
但是,对于蚩尤来说,杀人这件事情,从来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甚至可以说是最简单的一件事情。>
可是,如果只是单纯的武力镇压,以单纯的杀戮的手段来解决这些问题,那只能解决表面的问题,最根本的问题不仅无法解决,反而还会愈演愈烈。>
镇压这一次叛乱不难,可蚩尤想要的,却从来不是单纯的镇压这么一次叛乱,而是让这三道之地日后再也没有叛乱。能够让这三道之地,真正成为他们大黎的土地。让这三道之民,真正的成为他们大黎的子民。>
故而,这一场叛乱,确实将蚩尤的精力牵扯了过去。>
事实上,蚩尤的目的也不止于此。他也有心借着这一次事件,将各方势力在这三道的那些势力全部都给挖出来。如果不将这些人全部都挖出来的话,像这一回的事情,这一次绝对不会是结束。>
………………>
大乾。>
姜林老而弥坚,以七十岁的高龄,再一次挂帅出征,和众多反王打了一个两败俱伤。>
虽然这一战之后,原本身体就不好的老王爷姜林彻底的倒下了,走完了他人生的最后一程,但是,经此一战之后,两败俱伤,元气大伤的众多反王,在短时间之内,也失去了再一次威胁到大乾朝廷的实力。>
但是,这一场大战却依旧还没有结束。>
大乾边疆众王,与他们周围的各路反王,展开了捉对厮杀。>
大乾的各路反王,最开始的时候是相当弱小的,只能够在大乾朝廷的逼迫之下,在夹缝之中求生。>
而大乾的反王能够生存下来,并且一步步的发展壮大,和他们自身的顽强虽然有很大的关系。可是,这背后,其实也有一部分大乾边疆众王养寇自重的原因。>
大乾边疆众王,虽然掌握了大乾几乎一多半的军事大权。>
但是,这可不是一位宗室王爷掌握的,而是十几位宗室王爷共同掌握的。>
除了少数几个像姜林这样的除外,大部分的宗室王爷,手中虽然也有兵权,可是,在整个大乾之内,所占的比重却并不大。>
故而,也就难免的,会有一部分人,想要养寇自重。>
只不过,这些宗室王爷,明显是没把握好这个度,玩过头了。以至于,给了这些反王发展壮大的机会。>
甚至,让这些反王居然已经真正拥有了威胁到朝廷的实力。>
要不是老王爷姜林挺身而出的话,这两次反王联盟,搞不好真的会损伤到大乾的根本了。>
可是,如今,本就已经年迈的姜林,在这一战之后彻底病故,大乾最坚固的一根擎天白玉柱,已经彻底的没了。>
这个时候,大乾的那些反王了,再也不敢抱着那些多余的想法了,故而,一个个全力以赴,在这次反王与姜林两败俱伤之后,全力杀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