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阁 > 历史小说 > 走进不科学 > 第四百九十二章 今年果然命犯徐云(大章求月票!!!)

第四百九十二章 今年果然命犯徐云(大章求月票!!!)

上一页走进不科学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三江阁在线收听!
重机之一。」

众人闻言不由再次一愣:「起重机?」

随后翁同一脸狐疑的看向了张子昂,对这位老熟人问道:

「老张,你管这玩意儿叫起重机?」

「我跟你讲,今儿你身边的这群人读书可读的不少,不是院士教授就是985的博士,你可别骗我们撒。」

「我印象里的起重机可都是履带式的大型设备,再或者就是那种跟个放大了一万倍的小板凳似的龙门吊,啥时候起重机有这画风了?」

张子昂嫌弃的看了他一眼,直接从兜里掏出了手机往翁同面前一递:

「老子就知道你要问这种问题,喏,百度都提前帮你搜索好了,看吧。」

翁同:众人:

·--

这算是被预判到了?

随后翁同取过手机看了几眼,诧异的一掀眉头:

「嘿,这还真是起重机啊?」

张子昂冷哼一声,看起来有些牛气哄哄的:

「当然是了,你也不想想,这种节骨眼儿我能骗你吗?」

「这台起重机是专门为陆地风电机设计的,

作业环境往往在野外,所以外观和性能上都具备了很强的越野性格。」

「当初e公司的星舰竖立起来的那张图不是热度很高么,一起出名的还有边上的那架巨大的起重机——那是德意志利勃海尔集团的利勃海尔11350型履带式起重机,最大额定起重重量达1350吨,在咱们这台起重机面前都是个弟弟。」

「我们这台18000的吊装高度可达140米,吊装质量更是可以达到1800吨,目前在全球都是第一。」

张子昂此话一出口。

众人看着这台18000的目光顿时就不一样了起来。

妈耶。

1800吨啊.\n.\n.\n.\n.\n.\n要知道。

一立方米的钢筋混凝土密度是5吨。

住宅楼平均楼板厚度是2米,所以楼板每平米的重量大约是5吨。

接着再算上墙体、房内设备等重量。

一套和后殿面积差不多的商品房,总重量也就在5—10吨之间浮动——塞满了货物的那种另说。

嘉靖棺木所在的后殿内虽然还有着棺材和石台,但整个后殿再怎么重,也绝不可能超过20吨。

在这种情况下。

张子昂拿出了1800吨的18000.\n此时此刻。

众人的脑海中只有一句话在飘荡:杀鸡用牛刀。

这t已经不是稳逼可以的形容的了好么

想到这里。

黄雨婷忍不住朝张子昂竖起了一根大拇指,叹服道:

「张院士,您这也太稳健了,看来我们这些后辈还需要多加学习才行呢。」

「如果换我来做方案,我估计用个300吨的起重机都算超标了。」

张子昂看了她一眼,面对这个不太熟的姑娘,他就不好像对翁同那样随意了:

「额,黄教授,说实话,其实一开始我也没想着用这台机子的。」

「最早我们计划使用的是另一台更小的起重机,起重质量也就500吨,但是.\n.\n.\n.\n.\n.\n.\n」

张子昂没说完。

黄雨婷便若有所悟的接话道:

「但是出于对永陵挖掘的使命感,所以您才临时改成了更加保险的18000?"

张子昂看了她一眼,飞快的摇了摇头:

「不是,是中联重科的黄经理找到了我,说如果能让18000在这次挖掘直播中露个脸,他们就会给我手上的另一个挖掘项目免费提供一批先进的设备」

黄雨婷:「·-总而言之。

在介绍完18000起重机后。

张子昂的绕圈环节差不多就正式结束了。至此,众人也对整个项目的规划有了个大致的底儿。

接着众人重新回到了临时搭建的指挥部,做起了最后准备。

过了二十多分钟。现场助理传来消息:

各个单位已经正式就位。

姜成谷走到临时搭建的工台前,环视了一眼周围的施工代表和媒体代表,说道



「尊敬的各位嘉宾、亲爱的同事、工友们,大家好!

「我是办公厅的姜成谷,今天我们非常荣幸,迎来了国家挖掘明十三陵中的一项重要工程——永陵的第一期开工仪式。」

「作为中国古代皇家陵墓群体的代表之一,十三陵的落成历史悠久,它见证过朝代的更迭,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而永陵,则是十三陵中极其重要的一座陵墓」

事实证明。

即便是姜成谷这个看起来很干练的官员,在致辞环节同样效率很低,脱离不了俗套。

他前后花了足足有十多分钟,才将一堆毫无营养但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走进不科学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