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阁 > 军史小说 > 埋葬大清 > 第三百一十七章 争夺话语权也是战争!

第三百一十七章 争夺话语权也是战争!

上一页埋葬大清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三江阁在线收听!
。乾隆帝上台后,继续雍正的事业,在北京附近排除沼泽之水,开辟水田,最终,清朝又培育出了一种新的水稻,被称为“御田米”,水稻亩产由原本的240斤,一跃而升至940斤。

瞧瞧,你明朝的皇帝是不是不行?

别说你明朝的皇帝不行,就连什么大德鲁尹也得往边儿上靠靠。

“史上最“务农”的皇帝,比袁隆平更牛,发明的“御稻”至今仍沿用”、“众所周知,袁隆平是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殊不知,在历史上,也有一位皇帝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至于说徐贞明是要在北方推广水稻和水田开发,而当时的大明百姓和大明朝廷都因为各种原因而不愿意接受在北方进行水田开发,徐贞明根本就不是发明某种高产水稻之类的史实……

包衣阿哈们需要知道这个吗?

不需要,他们只需要知道可以通过明、清两代对待水稻的不同态度上来抹黑明朝的皇帝就行,所以,徐贞明必须发明水稻。

正常来说,包衣阿哈们愿意怎么扯犊子是他们的事儿,愿意怎么捧钱聋老狗那一家子的臭脚也是他们的事儿,跟其他人都没有什么关系。

然而比较操蛋的是,很多人都被这些包衣阿哈们给忽悠瘸了,甚至还有人相信钱聋老狗是海宁陈家的血脉,相信钱聋老狗会因此而优待泥堪,相信钱聋老狗有多么英明神武。

钱聋老狗出生的地点要么是京城的圆明园,要么是承德的避暑山庄,跟海宁简直就是风马牛不相及。

如果说钱聋老狗他们家被疯狂洗白的事情还不足以说明什么,那么看看一赐乐业人是如何进行疯狂洗白的。

在两次福寿膏战争时期,最大的福寿膏贩子不是英国的东印度公司亦或是英国人,而是以犹太沙逊家族为首的一大群犹太家族。

某个美术生之所以疯狂的想要干掉那些一赐乐业人,这事儿的根本原因要考虑到一个面包50万的背景,所有脱离实际只说一赐乐业人多惨的说法都是耍流氓。

还有更加臭名昭着的“河豚计划”,也同样跟这些一赐乐业人脱不了干系。

顺便再提醒一下,汇丰银行的创办人是犹太人,汇丰的第一桶金是一赐乐业人在大清贩卖鸦片所得。

即便是朱劲松这个大明皇帝在刚刚一统中原的时候,那些一赐乐业人们也照样不愿意改归汉籍,同时还叫嚷着要享受除了从军以外大明百姓所能享受到的一切福利待遇,比如说分地、分宅基地、子女免费进入社学读书、跟大明商人相同的税率、同样的做官资格等等,而且还不愿意离开挑筋胡同,理由是“祖居之地”,如果大明进行非要让他们离开,那就得由朱劲松或者大明朝廷必须安排船只,送他们回到真正的祖地。

所以,翻开整个一赐乐业人的历史,基本上就只能看到该杀这两个字。

但是人家就是能成功洗白,因为人家掌握了话语权,现在满世界都是同情一赐乐业人的言论,稍微说点儿他们不好就会被打成美术生一伙的。

朱劲松这个大明皇帝也正是因为知道钱聋老狗那一家子都是些什么德性,也知道一赐乐业人的这些破事儿,所以才会对这些小报以及小册子如此敏感。

只是一想到那些一赐乐业人的德性,朱劲松忍不住又皱起了眉头,望着刘鹤鸣跟朱二旦问道:“当初挑筋胡同的那些一赐乐业人,可都处理干净了?”

刘鹤鸣躬身拜道:“启奏陛下,当时挑筋胡同的事情,是臣亲自安排人手去做的,保证已经清理干净了。”

朱劲松嗯了一声,既然又曲指敲了敲桌子,对柯志明吩咐道:“回头查一查,看看是不是有什么漏网之鱼搅和了进来,这里面有没有外面那边蛮子们的手脚。”

待柯志明躬身应下来之后,朱劲松才又望着曾诚和朱二旦等一众大老们说道:“既然有人想要给钱聋老狗那一家子洗白,那咱们就跟他们好好斗一斗,朕倒是想要看看,这天底下到底是心向朕的百姓多一些,还是心向钱聋老狗的百姓更多一些!”

曾诚寻思着你丫这不是扯犊子吗,整个大明四万万百姓当中就有差不多四万万都是心向着您老人家的,偶尔有几个想要心向钱聋老狗的,也只能在暗地里发几篇文章,还斗一斗?

您老人家让他们拿什么斗?拿他们的脑袋来跟您老人家手下军队里的火枪大炮斗吗?

想了想,曾诚干脆躬身道:“陛下放心,臣回去之后一定好生整顿一番,替钱聋老狗那一家子洗白这种事情是绝对不会再出现了。”

然而朱劲松却笑着摇了摇头,说道:“绝对不会再出现?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笔墨就是武器,在其中一方没有彻底灭绝之前,这场战争是绝对不可能停止的。”

“可惜的是,参战的另一方是永远不会彻底灭绝的。”

“这不像是在战场上真刀真枪的打一场。”

“在战场上,朕相信咱们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埋葬大清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