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阁 > 军史小说 > 埋葬大清 > 第三百一十三章 非我族类

第三百一十三章 非我族类

上一页埋葬大清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三江阁在线收听!
还不是大明朝廷想怎么印就怎么印?

事实上,还真就没那么简单。

虽然皇帝陛下他老人家口口声声的说着,就算让木匠去研究经济也不会对大明的发展带来什么影响,可是谁不知道这是皇帝陛下他老人家习惯性的吐槽?

真要是让木匠去负责宝钞的印刷和发行,大明的整个经济不崩溃那才是活见鬼。

比如说大明该印刷多少宝钞是根据国库当中的金银储备来印刷发行?还是根据现在大明市面上的生产总值来进行计算?

印刷的少了会出现钱贵东西贱的局面,印刷的多了就会造成东西贵钱贱局面。

钱贵东西贱虽说也很要命,可是东西贵钱贱呢?一旦陷入这种恶性循环,最后就难免会迎来整体经济崩溃,宝钞自然也就会在一次向着废纸的方向滑落。

就更别说现在还折腾的招募劳工、迁民实边、朝堂改制以及往死里坑欧罗巴等等乱七八糟的那些破事儿。

说白了,现在的大明更像是一架在上坡的重车都说重车下坡的时候收也收不住,可是这重车上坡也是个很要命的事儿,稍有不慎就会车毁人亡。

巨大的压力,早就让曾诚等一众大佬们的发际线产生了巨大的危机。

大明的朝堂上甚至有这么一种说法:七个阁佬六个秃,还有一个马上秃。

民间还有一个笑话:给一百个官员穿上一模一样的衣裳,打扮的也都一模一样,再把脸给蒙上,那么唯一能分辨他们职位高低的办法就是看他们的头发,头发多的肯定是刚进官场的菜鸟,混到三品以上的基本上就没有多少头发了,

虽然这些乱七八糟的调侃并不能代表实际上的情况,可是大明朝堂上这些乱七八糟的破事儿也确实让曾诚等一众大佬们愁的直掉头发。

现在这位爷又说要加强大明自身的实力,要不然怕是没能力应对变局?

曾诚很想问问坐在龙椅上的那位爷,这变局到底是怎么来的?如果不是您老人家玩了命的折腾,咱们大明会面临现在这种变局吗?

就在曾诚暗自吐槽腹诽之时,朱劲松又接着说道:“天竺那边,倭国的东条小次郎做的还算不错,但是看他现在在天竺那边儿的动静,却也不得不略加提防才是。”

被朱劲松这么一说,朱二旦当即就有些好奇的问道:“东条小次郎?臣弟愚顿,实在想不通这个倭奴有什么好提防的?”

朱劲松呵的笑了一声,说道:“用的好了,倭奴们就是忠心耿耿的猎犬,可是一旦放松了绳子,这些狗奴才就有可能掉过头来噬主。”

“现在咱们大明的国力强横,又在在倭国那边儿的驻军,那此矮矬子们自然不敢有其他的想法。”

“可是你要知道,那些矮矬子们生于倭国,长于倭国,他们打小就知道倭国国土狭瘠、地震频发,他们做梦都想得到一块稳固的大陆,恰好天竺远在万里之外,大明在天竺的驻军又不多,你敢保证那些矮矬子们不动心?”

朱二旦不以为然的说道:“皇兄多虑了,不过是区区一些矮矬子罢了,就算他们动心又能怎么样?单凭臣弟掌握的前军都督府,也足以灭他倭国十回八回。”

朱劲松忍不住瞪了朱二旦一眼,喝斥道:“你是不是又欠揍了!”

“想想当初,咱们在宁阳县起兵造反的时候,是他建夷的实力强横,还是咱们的实力强横?”

“如果单凭着国力比倭国强横,就能放心大胆的放任倭国,你这根本就是在找死!”

朱二旦被训的不敢吱声,只是又忍不住小声嘟囔道:“咱们能造反成功,是有你,那倭国还能出个你这样儿的?”

朱劲松当即就被朱二旦给气笑了:“就算倭国那边儿不会有第二个朕的出现,可是你就敢保证倭国那边儿不会在天竺给大明添麻烦?”

“就你这个猪脑子,朕不知道把你分封出去做为诸侯王到底是对还是错,更怀疑你到底能不能守得住江山社稷。”

“你给朕记好喽,你是大明的亲王,以后也是要之国的诸侯王,你对你治下的大明百姓好是应该的,可是除了大明百姓,你必须要小心提防,尤其是那些蛮夷。”

“先贤都曾经说过多少次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你怎么就不长记性!?”

朱二旦不敢还嘴,过了好半天后才红着脸道:“是,臣弟知错了。”

朱劲松这才哼了一声,又接着说道:“那些矮矬子们现在乖巧的很,可不代表他们以后也会这么乖巧,要不然的话,当年大唐的白江口之战以后,咱们大明又哪儿来的倭寇?”

“你要记住,养狗就是这样儿,得喂狗子吃的,但是不能让狗子吃的太饱,更不能随随便便就松了绳子。”

“让狗子吃的太饱,它们就不会用心的替你去捕猎,随随便便把绳子松了,等它们习惯了没有绳子的日子,你再想拴上绳子,可能就会被反咬一口。”

说到这里,朱劲松又扭头对朱三顺道:“还有老三,你也千万要记住这一点,施恩可以,但是万万不能施恩太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埋葬大清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