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阁 > 军史小说 > 埋葬大清 > 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明还是要脸的

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明还是要脸的

上一页埋葬大清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三江阁在线收听!
二旦开始向交趾进军,暹罗、缅甸等南洋诸蕃就坐不住了。

毕竟,这个世界上从来就不缺少聪明人。

白子期先是打着还政黎氏的旗号进军交趾,紧接着就让黎维祁一家老小都莫名其妙的暴毙,再接着,朱二旦刚刚率兵南下,白子期就迫不及待的举旗投降,摇身一变,直接变成了大明的安乐侯。

毕竟人家南洋诸猴又不是傻子,不可能看不明白这里面的弯弯绕。

然而也正是因为看的明白,所以南洋诸猴们才打算做个傻子,毕竟聪明人往往都死的太早,还不如傻一些的好。

现在,这些强迫自己成为傻子的南洋诸猴都准备好了国书和礼物,打算亲自来济南府,既是为了“贺大明新皇登基”,同时也是为了表达“世受大明国恩,愿永世为大明儿臣,为大明镇守南藩”的态度。

问题是朱二旦已经领兵去干交趾了——

虽然《大明报纸》上没说要顺手干掉暹罗和缅甸,但是朱二旦是大明皇帝朱劲松的亲兄弟,是大明的秦王殿下、前军都督府大都督,万一他干掉交趾之后又顺手干了缅甸和暹罗,难道大明朝廷还能把他给宰了?

罚酒三杯也就差不多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曾诚等人的脸色才会显得分外微妙。

琢磨了好半晌后,曾诚才皱着眉头说道:“要不然,让柯首领手下的人手辛苦一趟?”

柯志明用傻看子一样的目光看着曾诚,嘲讽道:“曾府台这是把锦衣卫当成了永乐年间的锦衣卫?”

“要是永乐年间的锦衣卫,陛下说要他们三更死,这世上就没人能留他们到五更。”

“问题是现在的锦衣卫并不是永乐年间的锦衣卫,十四个千户所的编制还没能补全呢,对于南洋诸藩的渗透也并不到位。”

“事实上,柯某也试图派人去南洋诸藩联络那些残存的锦衣卫,但是真正能联络上的,已经是百不存一,要是再晚上几年,估计就一个都联络不上了。”

柯志明叹了口气,摇了摇头之后又接着说道:“还有,等到消息传过来的时候,缅甸国主孟云以及暹罗国主昭披耶却克里已经从其国内动身,估计等锦衣卫得到命令,他们已经进入了大明境内——如果没什么意外的话,估计再有一个来月的时间,他们就能到济南府了。”

被柯志明这么一说,曾诚顿时也感觉有些麻爪。

要是孟云和昭披耶却克里还在缅甸和暹罗境内,锦衣卫动手干掉两人也就干掉了,大不了事后随便栽脏到山贼的头上,反正都是藩邦小国,有几伙山贼是很合理的事情,对吧?

问题是绝对不能在大明境内干掉他们,毕竟是藩邦小国的国主,又是打着庆贺朱劲松登基的旗号跑来认爹,这要是死在了大明境内,史书上面可就不太好说了——别看大清怎么乱改史书乱泼脏水都没事儿,但是大明朝廷却是绝对不允许出现这种事情。

大清可以不要脸,但是大明还是要脸的。

就在曾诚等一众大佬头疼的时候,朱劲松也很头疼。

二十来岁的皇帝,忽然要多出来几个几十岁的儿子……这踏马哪儿是头疼啊,这简直就是蛋疼了好吗!

……

离的大明越近,孟云和昭披耶却克里就越加的心惊。

自古以来,中原堂口对于周边的影响就是方方面面的,从军事到政治再到民生、经济、文化,基本上都是由中原堂口外往扩散。

当然,这其中也不排除中原堂口会主动吸收外来的好东西,并且把这些东西都变成了中原堂口自古以来的东西。

比如龟兹的音乐,比如西域的舞蹈,又比如唢呐。

有几个人知道唢呐这种传统民族乐器原本是起源于波斯的?

关键是龟兹、西域和波斯也从来没有提出过反对意见。

现在也是一样。

原本大清还算强盛的时候,除了猪尾巴以外,大清的衣着款式以及文化正开始慢慢往缅甸、交趾、暹罗等地扩散,现在大清凉了,这些地方的猴子们又开始学起了大明的衣着以及文化。

越是靠近大明的地方,这些东西就体现的越明显。

而当孟云和昭披耶却克里等人正式踏上了大明的国土之后,一众南洋诸侯才彻底认识到了大明和大清到底有什么不同。

缅甸国主孟云脸色铁青:“晚了啊,晚了,鞑清误我!若早知道大明是这般模样,寡人该早早的给圣人奉表称臣,如今……”

暹罗国主的脸色也同样不好看,只不过缅甸国主是自己感叹,而昭披耶却克里却是把脾气发到了一众随从的身上:“你们这些废物!若是早早的打探到大明的情况,寡人不就早早的上表称臣?如今可倒好,我暹罗数百年基业,眼看着就要葬送在寡人的手上!”

直到把一众随从官员都骂的抬不起头来,暹罗国主昭披耶却克里又吩咐道:“来人,准备一下,寡人要去拜访缅甸国主。”

等到了缅甸国主孟云后,昭披耶却克里就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现在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埋葬大清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