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阁 > 军史小说 > 大明皇长孙 > 第476章:大明不公平的对待

第476章:大明不公平的对待

上一页大明皇长孙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三江阁在线收听!
,哪怕是大字不识,今年也都是赚得盆满钵满,一个月进账十几贯钞,都算不得什么挣大钱。

赚上百贯钞的,也是经常听说。

而他们,也是京师消费的主力军。

钱来得快,自然就没那么在乎,花了就花了,明日再赚便是。

娱乐业在京师的发展,是越发火热了。

据不完全统计,单单是今年在京师新开的青楼,就已有数百之多。

其中有路子的,还从远洋之外,招来许多外族女子,凭的一股子猎奇猎艳,生意极为红火。

诸多青楼也是有所有样。

若是在这个时候的大明,在青楼见着什么黄头发,蓝眼睛的外族女子,不要惊奇,实在是太多了。

有需求就有市场。

海禁解开后,海贸变得更加的频繁起来,京师的热闹,整洁,礼仪,文明,还有包揽着全世界的商品,让所有来过的人,无一对此繁华不心生留恋。

尤其是从战争之中,被大明的商人给买过来的外族女子,更是来到此地,根本就没有走的意思了。

不过现在大明的律法,尤其是在户籍上面,只针对于大明国人,其他的想要加入大明户籍,尤其是京师南京这边的,就比较麻烦了。

女子还好一点,便是能够找个京师户籍,哪怕是大明户籍的嫁了,便就可落户大明。

男子就麻烦一点,若是没有贡献,或者有技艺才能的,户部下设的部门,是不会给其落籍的。

而非大明户籍之人,在许多律法层面,没有享受的保护。

虽说没有明文规定,非大明户籍就要低人一等,但现实的情况就是低人一等。

比如有户籍和没户籍的争执见官,就会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在一些桉件上有所袒护,是极为常见的现象。

对于这些,朱英也有所了解,知道有些许不公,但并没有去改变的意思。

为什么要改变,区别对待,挺好的。

便就是这样,才能让其他外族外国之人,心向文明,心向大明。

从深层次来说,大明本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这里没有汉人,蒙古人等等的区分。

只有大明人和非大明人的两种概念。

吸纳更多优秀的人才,人口,这也是朱英要进行的一个方式。

区别,不公正的对待,往往会让更多人对于大明更加向往。

用朱元章的话来说,咱大明的百姓还管不过来呢,哪里有时间去管这些外族之人。

在官员制度这边敲定之后,朱英便在此出宫,开始商定关于工人工会的事情了。

工人工会,在如今的大明是很有实行的必要。

因为工业的发展的基石,就是工人群体。

普通的劳工是工人,有技术的工匠,也是工人,甚至是大夫等人,都属于百工的行列。

很多创造,科研的发展,最早哪有什么科学家的存在。

便就是工人在推动。

具体点来说,便就是技术工种。

这些经常在一线工厂里干活的人,往往会蹦出几个脑袋灵活者,他们发展出更为快捷,便利的施工方式。

有着丰富的实际经验的他们,从某个角度上来说,便就属于近现代科学家的雏形。

只是因为读书少,所以不能形成更为系统的理论方式。

一个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是需要大量的先辈独自摸索。

朱英虽然有着前世的经验,可他并非是什么百科全书,对于很多事情,只是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

大的方向清楚,但是小的方向,那就一窍不通了。

只是不管如何,先保障工人的利益,至少不会平白受到别人的剥削才是关键。

出宫之后的朱英,便开始微服私访所有的工厂了。

不仅仅是民间的工厂,包括自己群英商会下的厂子,也是要走访的。

自从上次刺杀的事情过去后,朱元章对于大孙的个人武力,就有了一个很是充分的了解。

所以对于大孙的出宫探访也很是放心。

不过自然还是要有随身侍卫陪同,便是玄甲卫,也会在朱英出宫的时候,开始进行外出演练。

这边是有什么情况的时候,只须朱英身边的侍卫,向天放上一信号火药,便就立即行动,即刻护卫太孙殿下的安危。

在如今的大明,是严禁火器私自民用的,这也是朱英在发展火药司的时候定下的规矩。

但凡有私藏火器者,一律严惩不贷,大额罚金,没收火器。

若有凭借火器伤人者,视情节严重程度,处以十五年往上劳役,或流放,死刑。

不过对于海贸的商人,出国在外,享有特殊的优待。

毕竟大明之外,尽皆属于蛮夷之地,为保护大明百姓在外之安危,得通行出大明疆域者,可按照人数在沿海火药司,租借一定数目的火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大明皇长孙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