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阁 > 军史小说 > 大明第一臣 > 第一百七十七章 刘伯温考试

第一百七十七章 刘伯温考试

上一页大明第一臣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三江阁在线收听!
,都可以放过,如果没有兵力,那么鼓励地主武装,豪强乡勇……总而言之,大家伙一起上,先弄死朱元璋再说。

不然此人不死,大元必亡!

刘基挥毫泼墨,一直写到了三更,这才写完。

等他写好之后,又对着看到了天明,然后就给撕扯稀碎,颓然长叹……当年脱脱尚在,他上书都不管用,现在脱脱死了,谁还会把他的上书当回事啊!

人微言轻,而且写的这些,也只是老友信中内容,朱家军到底什么样,他还不知道。万一朱家军光会说漂亮话,其实很拉胯呢?

总而言之,要先见见吧!

等自己摸清楚了朱家军的底细,不管是抵御红贼,还是上书朝廷,建言献策,也都有了凭证。

刘基当初做县丞的时候,他就喜欢亲自下乡,去了解民间疾苦,体察民情。

这一次刘基也决定跑一趟,去瞧瞧朱家军的虚实。

正好还是科举取士,自己也能看看天下英才,愿不愿意归附朱元璋?

要真是人才云集,那,那大元朝的气数……刘伯温心中喟然长叹,他也的确不那么重要,挂的是虚职,领的是乡勇。

每次上书都是要钱,浙江行省的人巴不得刘伯温不存在呢!

就这样,刘伯温带着两个书童,从老家出发,星夜兼程,也没去丹徒见欧阳苏,而是直接去金陵。

刘伯温不是鲁莽的人,他盘算过,自己没什么名气,随便混入金陵,打听一下消息也就是了。

只是看看就好。

奈何刘伯温低估了朱家军……前面提到过,张希孟在滁州为了征税,在各个路口设立税卡,带着货物过来,都要登记,核算价值之后,缴纳税金,就可以得到凭证。而有了完税凭证,就可以在朱家军治下畅通无阻。

最近由于刚刚占领金陵,税卡自然是建立了,除此之外,还有针对其他人的登记。

负责人正是康茂才,他由于在铲除朱一斗的行动中,出力不小,得到了张希孟的赏识,肩负起应天征税的使命。

顺带着登记外来人员。

你想干什么?

是探亲访友的,把亲戚名字写出来。

是买卖东西的,把经营范围写出来。

只是路过的,那就把路线写出来。

如果想要在金陵乱逛,对不起,大元帅还没同意呢!

面对这帮人的盘问,刘基傻眼了。

瞧他们做事认真的样子,自己想随便混入金陵的打算怕是落空了,根本进不去。

难道自己就碰个钉子回去吗?

貌似刘伯温还不是这么容易放弃的。

他正好瞧见前面有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跟士兵说,他是参加考试的,立刻得到了热情招呼,里面的官都出来了,好言询问。

刘伯温眼睛一亮,他来了主意。

等到刘伯温的时候,他也说自己想要参加考试,士兵看了看他,发现他年纪不小了,想来也是个老儒生,在元朝那边做不了官,这才跑来金陵的。

士兵还挺同情他,“老先生放心吧,这次考试不难,上位是一心求才,提前恭祝老先生高中了!”

刘伯温被说得莫名其妙,真有意思,这个士兵懂什么,你也敢说考试不难,你认几个字啊?

刘伯温哪里知道,这些士兵都是张希孟从朱家军调过来的老兵,其中的佼佼者,已经读了三年多的书了,由于军中心干净,没有乱七八糟的,成绩优秀的,认识两三千个字,写写公文,都没有问题。

他们在军中也负责登记名册,计算钱粮辎重,甚至还有探查地形,绘制地图。

这一次应天的科举,上位已经明白说了,就跟过去军中的考试差不多,还给了士兵名额,准许他们参加考试,最终的录取名额会在一百五十人。

按理说能当官不是一步登天吗?

军中将士该争着去才是。

但是大家伙也不傻,这个科举和元廷的科举不一样。而且在军中升迁更快,机会更多。

所以只有那些年纪大了,体力不那么好,受过伤的,或者其他原因,才会参加这个考试。

大约来说,那个士兵告诉刘伯温,考试不难,就是一个学长在提点学弟,就这么简单!

奈何刘伯温没有意识到,他还觉得是士兵不知道深浅,胡说八道。

只是接下来的事情,又让刘伯温始料未及……原来所有参加考试的学子,都有专门的绿色通道,他报名之后,领了身份卡,接着就有朱家军护送,一路送到了军营。

为了防止他们作弊,全程严密控制。

到了军营之后,还贴心发了一份考试指南,大约就是介绍考试的内容,要如何答题。

整个考试包括背诵部分,有诗词文章,四书五经,为了降低难度,还特别弄成了填空形式。

接下来有几道常识题目,无非就是问问山川地理,经济民生。

然后就是算学题目,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大明第一臣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