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阁 > 都市小说 > 华娱1997 > 406 绣春刀、飞鱼服、锦衣卫(除夕快乐)

406 绣春刀、飞鱼服、锦衣卫(除夕快乐)

上一页华娱1997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三江阁在线收听!
式不是白来的,人家繁星诚心诚意的希望可以他们看完电影,出一篇影评稿子发在博客,甚至给予了一定润笔费。

而且条件也很宽松,只要不是抹黑偏见,可以让影评人自由发挥。

也正是这个条件,打动了陈茂等人,

他们这些人基本都是资深影迷或者电影爱好者,做影评人都是出于爱好或坚持,而且因为刚崛起,还比较有情怀,节操有保证,暂时不会轻易为五斗米折腰。

等再过两年,大多数人尝到了恰饭的甜头,都成了新的影评人老油子,所谓的创作自由不过是要价的筹码。

别人不清楚,陈茂自己还是比较清高的。

他本人在大学有正式工作,家境也不错,不缺钱,所以也是少数拒绝了繁星润笔费和食宿路费的影评人。

在接受繁星邀请之初,就明确表示自己会公正客观的给予自己所有的看法。

不管《绣春刀》是烂片还是佳作,都会如实根据自己的想法或者采访其他人给出最真实的评价。

如果繁星不愿意他去首映式,那么他会自己掏钱买票去看,然后写到博客。

面对这样的陈茂,繁星总不能暗杀他,宣发人员报到上面,曹轩还对陈茂挺感兴趣,特意邀请。

这也是他一个素人为什么超过许多专业影评人和权威媒体记者,坐到前排的原因。

等采访结束,电影正式开始播放,陈茂也收起所有杂念,认认真真的看起了《绣春刀》正片。

开头是曹轩的声音独白,介绍了故事背景——

明朝末期,天启皇帝驾崩,崇祯皇帝刚刚上位,马上开始向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下手。

魏忠贤被贬至凤阳,崇祯皇帝随即下令,命各方清剿捉拿阉党成员。

作为天子亲军,自然成了皇帝手中最锋利的屠刀………

这个开头其实并不是秘密,《绣春刀》预告片时已经放出了明末背景。

当时还引起了一定的风波,《十面埋伏》是两个晚唐捕快,《绣春刀》是明末三个锦衣卫。

在外界看来,两部电影多多少少有点较劲的意思。

直到后来双方电影拿出剧本备案时间,才算把这事给对付过去。

早在《英雄》还没上映,《十面埋伏》的剧本相关大纲已经备案,《绣春刀》稍晚一些,但是备案时,《十面埋伏》还没开始拍摄,剧本严格保密。

所以从明面上来看,双方并不存在借鉴抄袭的说法,完全就是巧合。

而等《绣春刀》预告片出来,看完《十面埋伏》的观众一对比,就能发现不对。

《绣春刀》里出现了明朝大太监魏忠贤,还有崇祯,很显然电影故事是插在历史背景里的。

就像是金庸武侠,在历史大框架不变的情况下,进行一定程度的引申改编。

而《十面埋伏》,说白了就是借了个晚唐背景,虚构了一个和衙门对抗的飞刀门,实际上和历史根本没半毛关系。

把晚唐换成三国、五代、宋末、明末,乃至是民国时期,都毫无违和。

这也是老谋子的古装电影的通病了,除了《英雄》等少数电影,其余都不怎么喜欢写具体时代,借个框架然后魔改。

《长城》《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三枪拍案惊奇》都是如此。

他的电影剧情悬浮,一定程度上也和没有完整世界观有关系,导致许多剧情看起来有些“可笑”。

比如《长城》对抗饕餮大军,《影》靠着几把破伞滑滑梯就拿下一座城池。

《雷雨》故事很精彩,但是家族内斗套到皇权争夺,多多少少有点虚,一家子各种捅刀,那帮大臣仿佛消失了一样,这在现实世界是完全不可能的。

反而切合现实时代背景,许多故事老谋子都拍的不错,甚至是惊艳。

所以《绣春刀》才会在预告片就把魏忠贤放出来,就是吸引部分感兴趣的观众。

明朝权宦,除了七下西洋的郑和,就属魏忠贤名气最大,这主要是影视剧和各种杂志野刊的功劳。

而在明朝声望不逊色魏忠贤的刘瑾、汪直、王振、冯保等人,现而今绝大部分的普通人根本不知道。

名气最大的除了朱元璋这个开国皇帝,就是崇祯这个亡国之君,就连朱棣现在也排在崇祯后面。

这也是《绣春刀》把背景放在明末的原因,要是把魏忠贤放变成刘瑾或王振,不直接说清楚,估计都不少人不知道这是讲的明朝的故事。

这不是夸张,在年还有很多人不懂许多历史常识,更别说是眼下互联网刚刚崛起不久的年了。

要知道,许多明朝背景的电视剧,尤其是以港台导演为主的剧组,很多明朝皇帝的手下叫大内侍卫或者御前带刀侍卫。

朱元璋听见都得带着锦衣卫从地底下爬出来把他们剥皮楦(xua)草………

所以,《绣春刀》预告片播出时,还专门花了半分钟解释了绣春刀是明朝锦衣卫的兵器,而明朝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华娱1997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