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阁 > 军史小说 > 寒门状元内 > 第二一五六章 我行我素

第二一五六章 我行我素

上一页寒门状元内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三江阁在线收听!
管派人盯着他的临时行辕便可,再就是向外流露,本官染病在身,亟需静养,从本日起不再见客。等沈之厚走了,本官再出面,派人吸收城防。”崔岩说完,径直往内堂而往。

……

……

崔岩怕了。

但凡懂得沈溪品性的人,都知道这是个眼里容不下沙子的主,这也是崔岩和杨武等人从开端就不敢真心投奔沈溪的根本原因所在。

官做到督抚这个份儿上,上升空间已经很窄了,需要顾虑的处所很多,沈溪明显不想当权臣,如此也就不会结党营私,很轻易把他们这些有污点的官员拿来当祭品。

还有就是战斗结束后沈溪这样的权臣是否还能得到天子的器重,存在宏大的疑问。兔逝世狗烹的例子太多,没人愿意把身家生命压在一个职务经常变动的文官身上,反倒是得宠的宦官有着近水楼台的上风,往往可以执掌权柄很久,因此投奔宦官更轻易让自己进进权利核心。

此时三边总督衙门,有一人也对沈溪投以高度的关注……正是内阁首辅谢迁!

谢迁到延绥后,天天拉着王琼询问军政事务,交换意见。

由于谢迁地位和资格太高,王琼不管怎样都要卖他个面子,所以更多的时候都是谢迁在说,王琼倾听。

“……假如宣府那边迟迟不下诏书,出兵之事可能会延缓,之前朝廷制定的作战方略中,延绥兵马只是配合举动,不宜过早出兵……”

谢迁说来说往都在强调一点,就是没有皇命必定不能草率用兵,就算沈溪发来调令,三边兵马也不能动。

本身沈溪作为兵部尚书,又是此次大战的副帅,理论上可以调动一切兵马,不过现在有三边总制存在,也就是说,兵部很难超出督抚衙门调动三边兵马。

谢迁正是看到这一点,不断给王琼施压,确保王琼跟他站在一道。

王琼毕竟不是鸽派,他跟沈溪一样主战,之前到京城拜见时,便为沈溪的见识折服,二人一致认为,达延部完成同一草原的大业前的这段时间是平息大明北部边患的最好机会,假如拖延下往,等草原部族拧成一股绳,从此以后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九边之地都将不得安定,会慢慢透支大明的生命力。

王琼道:“若沈尚书那边遭遇麻烦,诸如军情转达不通畅,亦或者陛下跟前有奸人阻拦导致诏书迟迟不达,更有甚者沈尚书领兵出塞后孤立无援被鞑靼兵马合围,又当如何?”

谢迁想了下,摇头道:“不可能,旁人不懂得沈之厚,难道老夫还勘不破他?沈之厚做事一向会为自己留下余地,怎么都能安全脱身……退一步说,假如宣府那边真有什么麻烦,陛下被奸人阻断信息,沈之厚也大可延迟出兵,从长计议嘛……”

王琼苦笑一下,心想:“自打谢阁老来了榆林,我这个三边总制就被架空了,如此一来真碰到什么事情,岂不是我麾下兵马都要听从谢阁老指挥?不过等到要背负责任时,那就轮到我来扛了,谁叫我身在其位呢?”

王琼心中满是哀哀,胡思乱想很久,再看向谢迁时,创造首辅大人正在皱眉思考什么事情,脸色阴晴不定,不由揣测谢迁还是割舍不下与沈溪的情绪,不管怎么说,沈溪是他的嫡孙女婿,又曾是指定的衣钵传人,真要出了什么事,谢迁还是会伤心难过。

……

……

张苑于五月初三收到沈溪上疏。

令他意外的是,沈溪对出兵日期进行了调剂,比之前延后了两日,但差别似乎不是很大。

张苑马上叫来臧贤,筹备按打算行事。

臧贤依然很为难:“张公公,这奏疏上所列时日,距今也不是很长时间,您大可通过另外一些方法延滞陛下出兵,为何必定要修正公文呢?此事若为陛下知晓,怕是您老不好结束吧!”

张苑怒道:“咱家做事,不用你来教,你只管找人来把奏疏日期改过,今晚我便筹备呈递到陛下跟前。”

臧贤心中叫苦不迭,却只能依言处理,由于不是全篇幅修正,再加上张苑已找来沈溪以前的书函作参考,修正几个简略的字并不太难。

请来金石大家精心修撰后,臧贤又把奏疏交给张苑过目。张苑过目后非常满足,连连点头:“果真如咱家期看的那般,很好很好。”

臧贤提示道:“张公公面圣后,必定不要在重要节点上说错……”为求稳妥,臧贤特地教了张苑一番说辞,张苑牢记后便匆匆促往见天子,抵达行宫才知道朱厚照这会儿不在。

“什么?陛下不在行宫,难道回京城往了?又或者陛下先一步领兵出征?”

最初张苑认为是钱宁扰乱,阻拦他见驾,但经过值守侍卫和闻讯赶来的行宫管事太监解释后,张苑才知道朱厚照此前已持续三日出宫,其中两日深夜后回来,另一日则彻夜不回,天亮后才回行宫来睡觉。

张苑一阵惊愕,此事他未提前获悉,这些日子光顾着往算计沈溪,不想身边竟出了这等变故。

问明确事情始末后,张苑终于知道本来是丽妃、小拧子陪伴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寒门状元内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