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塞拜疆阻挡伊儿利军进攻,曾经让军士点火焚烧大地,以图暂时阻敌。不料那火烧起来比想象中旺盛而且持续得多,故此伊儿利军一直受阻,阿塞拜疆军民终于得以安全撤入山中。他这才恍然大悟,想起当时军士曾报告地上有‘黑水’,莫非就是石油?我再一想,哈哈,没错了,巴库油田就在那里啊!李庆熙他们当时的位置应该是在巴库油田西部,可能是那一带地质构造脆弱的原因,有些地面就象《梦溪笔谈》中记载的延安府北部一样,石油渗透到地表浅层甚至地面上,这就是燃烧加剧的原因。故此,我当即派了最精干的工匠轻车快马前往连城府,又派驻阿塞拜疆的军队迅速收集石油送到那里去,还飞鸽传书让滞留马尔马拉海的水师赶紧回归。现在,根据猛火油车改造的喷火车已经试验成功,工匠们已经在连城府批量生产‘炎汉火’,等到造好的喷火车装到船上去,准备妥当之后他们会向我报告,我一声令下,一个大行动就要开始了。”
这些解释,苎玉贞虽然还有很多不懂,譬如什么叫做“地质构造”,简直让人如坠云雾。不过大体上已经了解到,皇帝表面上虽然悠闲,暗地里原来已经做了许多工作!苎玉贞顿时自责,觉得自己应该对赵矜更加信赖才对,何必杞人忧天!
说到这里,赵矜兴致勃勃,接着又说了许多事情,令苎玉贞大开眼界。
为什么要加强技术革新?这得从兵役问题说起。在目前的炎汉,核心民众兵役负担太重。汉族、羌族、氐族、苗族、女真族、党项族、朝鲜族、西域民族等,共占到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左右,但在军队中比例超过一半。再看契丹族,十几万人就有两万兵,人丁凋零的突厥族,十万人中亦选了一万。当然,这两族是游牧族,成年男子基本上都有作战本领,而且都是华夏民族成员,比较可靠,故此承担较多兵役义务。关于从其它民族征兵,苎玉贞曾提醒过赵矜:“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赵矜笑道:“你还不是‘非我族类’,可是跟我是如此贴心!”意思就是只要宽怀相待,创立一个平等、安定、团结、发展的良好环境,不必拘于门户之见。当然,历史条件使然,完全平等和无条件团结是做不到的,目前比较可行的还是以华夏民族为主导,在回归中原共创盛世的目标下团结起来,并联合对国家具有较高忠诚度的北地民族,作为当前立国的基础。那么,由于华夏民族加北地民族人口有限,军事与生产就形成了矛盾。近期扩军五万,使得好不容易才实现自给自足的炎汉又面临抵御外敌与发展生产的双重危机。因此,必须进一步进行技术革新,提高生产力。
至于“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话看起来有一定道理,但想深一些,却不是绝对。后世的美国,自开国后就广泛吸纳各地区各族移民,反而兴起了一个空前强大的国家,二百年来思想活跃,社会充满进取精神,政局也不见得比别的国家动荡。在美国,英人后裔只占一部分,不占绝对多数,但他们能够成功融合法国人、德国人、西班牙人、荷兰人、北欧人、亚洲人、非洲人、犹太人……各个种族,虽然种族之间原本存在差异,融合过程中难免摩擦,但是聚合起来之后,力量非凡,各种文化的交流荟萃,互相推动,彼此融合,产生了极有生命力的新文化,也就是国家可以长远发展的根本原因。
鉴于此,炎汉以华夏各族、北地各族为核心,亦不排斥东斯拉夫各族、西亚与中亚各族。技术革新的浪潮,是全国一起掀起的。自从蒙古人闯荡西方开始,西方各国加强了危机意识,并得到了来自东方的许多先进科技,现在正迅速崛起。炎汉建国至今,社会基本稳定,经济基本走上正轨,该是加大力度发展技术的时候了。虽说技术需要以产业作为后盾,目前还不具备充分条件,但有可以代替的因素——也就是说,当有军事需求推动的情况下,人民也会有较高积极性来发展技术。
炎汉目前已经掌握的新科技,以及根据《梦溪笔谈》等古书挖掘出来的老科技,比较值得称道的有:水银镀镜、土硝zha药、新型轮式犁、磨粉风车、灌溉水车;加上纺织业五大机械:新式棉纺机、毛纺机、织布机、缫丝机、织丝机;以及司南车、记里鼓车、强弩、锁甲、陶瓷、琉璃……等等。
赵矜将主要技术盘点一番,再解说道:“你也看到了,水银镀镜可是赚钱的大好玩艺!我们每一面镜子出口,价值可比银子还贵!可是据传闻,英国的培根却发明出了放大镜,这个东西,赚钱的前途虽然不如我们的镜子,但是军用前途非同小可!我怕英国不久就会拥有望远镜了。”
“望远镜?”
“是的。你不知道,那是一种军事上很有用的东西,可以望见很远的地方,这样的话,便于观察敌情,也便于指挥自己的军队,一旦发明出来,意义可不小啊!其基础技术就是透镜,透镜包括凸透镜,也就是放大镜,还有凹透镜,也就是缩小镜。培根已经掌握放大镜,如果他明白了以之制作望远镜的诀窍,英国人就多了一项战争利器了!”
“哎呀!”苎玉贞叹道。虽想象不出放大镜、望远镜是什么样子,但对赵矜见多识广实在佩服得无以复加。
“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